[其他]吡唑酮类药物副产胶体的综合利用无效
申请号: | 88105294 | 申请日: | 198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5294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房泽基;王绪一;于祖荣;邹素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制药厂劳动服务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06 | 分类号: | C23G1/06;A62D3/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绍强 |
地址: |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唑 酮类 药物 胶体 综合利用 | ||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吡唑酮类药物副产胶体的综合利用方法。
吡唑酮类药物(例如安乃近)在生产过程中副产一种胶体(胶状废弃物)。已有技术是作为燃料添加物交乡镇企业焚烧,或者倒入废弃的煤坑中,事实上是转嫁污染,影响了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找一种综合利用方法,为这种废渣一副产胶体寻找一种新的用途。
该胶体外观棕红至棕褐色,含水量30%±,通过分析,发现其主要成份为结构上带有烷基的含氮杂环酮类化合物为主的高分子组份。
〔一法〕经试验,用该胶体作为主要原料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乙醇、乙酸和水可以制成复合季铵盐型金属酸洗缓蚀剂,适用于化工、机械、电力、铁道等部门的设备如锅炉、热交换器、反应罐、塔釜、动力机械及楼房上下水管道的清洗处理,处理后的设备,热效率提高,节能显著。
其中,所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从下列化合物中选择:聚乙二醇型(如壬烷基酚环氧乙烷加成物、C12醇与环氧乙烷加成物、C16醇与环氧乙烷加成物、C17脂肪酸与环氧乙烷加成物或聚醚等)或多元醇型(如C11脂肪酸甘油酯、C17脂肪酸甘油酯、斯盘-20~80、吐温-20~80或C11脂肪酰二乙醇胺等)。
制造酸洗缓蚀剂时的配比为:
副产胶体∶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乙醇∶乙酸∶水=1∶0.001~0.05∶0.05~0.3∶0.05~0.3∶0.5~0.7。
分成时的反应温度为40~100℃,反应时间为2~8h。
该酸洗缓蚀剂清洗时可用盐酸、硫酸、氢氟酸、磷酸、甲酸、乙酸或柠檬酸配制成清洗液,适用于各种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铜、铜合金和铝合金等材质的除垢除锈。
本发明提供方法制造的酸洗缓蚀剂,其理化性状为:
1、外观-综褐色粘稠液体,微带乙酸嗅。
2、溶解度-易溶于丙酮、甲醇、乙醇和酸性水溶液。
3、粘度-12~15厘泊/50℃。
4、比重-≥1.16/20℃
5、PH值-5~6。
经动物试验,其毒性轻微,半数致死量(LD50)为≥3500mg/kg(小白鼠)。常规使用,对人畜无毒、无害。
通过实践,使用副产胶体所制的酸洗缓蚀剂的优点是:
1、低泡、抑制酸雾能力强、无污染、无毒、热稳定性好,有效剂量低,除垢率高,清洗酸耗量低。
2、能防止通常酸洗时产生的氢脆,不改变金属材料原有的机械性能,无复膜和点状腐蚀,清洗表面光洁。
3、对酸洗介质中三价铁离子的次级腐蚀和渗氢作用有抑制能力。于45-80℃经静态(挂片)和动态(流速0.3m/s)腐蚀试验测定,对碳钢的腐蚀速率<2.0g/m2·h,缓蚀效率≥98%,符合国家标准(水电部:《锅炉酸洗导则》)的要求(腐蚀速率<10g/m2h,缓蚀效率≥97%)。
〔二法〕进一步试验,将该副产胶体经溶剂(如丙酮、乙醇或甲醇等)常温萃取(胶体∶溶剂=1∶0.3-0.8)、分离,可得化工产品1-苯基-2、3-二甲基-4-甲酰氨基-吡唑酮-5(1-phenyl-2、3-di-methyl-4-formylamino-pyrazolone-5,以下称化合物A)。产品mp186-188℃,经重氮化法测定,含量≥95%,回收率(以副产胶体计)25-30%。
〔三法〕经回收上述化合物A后的胶体,按〔一法〕制造缓蚀剂,可以获得质量相当,效果相近的金属酸洗缓蚀剂。
已有技术对吡唑酮类药物生产过程中副产胶体的处理方法,是作为废弃物丢弃或作为燃料添加物焚烧,没有物尽其用,仍然污染环境。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既可以从副产胶体中回收有用的化工原料,又可用该副产胶体作为主要原料制造季铵盐型金属酸洗缓蚀剂。既治理了废料污染,又综合利用资源,为该副产胶体开发了一条全新的、具有突出效果的新用途。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
〔实例一〕取副产胶体100Kg,温热至40℃使熔,搅拌下依次加入C16醇与环氧己烷加成物0.1Kg、乙醇与乙酸各5Kg和水50Kg,维持此温度搅拌反应8h,最终产品为均一相棕褐色粘稠液,PH5-6,比重1.16/20℃,腐蚀速度(静态)1.45g/m2·h,缓蚀效率98.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制药厂劳动服务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制药厂劳动服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牛角制品加工工艺及设备
- 下一篇:保安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