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抗蠕虫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5565.4 | 申请日: | 198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59C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兴;李裕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415 | 分类号: | A61K31/415;A61K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振英 |
地址: | 上海市翔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蠕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是一种制备抗蠕虫涂肤霜的方法。
常选用复方甲苯咪唑、左旋咪唑片剂治疗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其疗效高,驱虫范围广(中国寄生虫学会,全国第二次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732页,1987年)。但这种口服药也有一些令患者不舒服的副反应,尤其对幼儿口服带来非常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抗蠕虫涂肤霜的方法,以改变药物剂型,经皮肤给药,使患者易于接受,方便使用,提高疗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将原药甲苯咪唑与左旋咪唑分别在80-90摄氏度下,溶于油相基质和水相基质配制成油相与水相物,再将油相与水相物混合搅拌冷却成霜剂。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抗蠕虫涂肤霜的方法易于掌握,普通技术人员可按本方法所提供的配方和步骤进行该抗蠕虫涂肤霜的制备和生产。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抗蠕虫霜其药物含量稳定,抗虫范围广,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其特点是经皮肤涂布给药,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优于口服。经临床试用观察,对人畜均无任何副反应。可治疗人体肠道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旋毛虫、绦虫等寄生虫病(其蛔虫、鞭虫、蛲虫虫卵转阴率为87-100%),组织内旋毛虫幼虫、猪囊虫、棘球蚴、丝虫等寄生虫病,以及猪肠道蛔虫(转阴率100%)、结节虫(转阴率90%)、鞭虫(转阴率100%)。其用法是:将霜剂涂布于人体前额、双耳后、颈、前臂内侧部位,猪涂于双耳后。抗人、猪肠道寄生虫可一次性或一日二次连续涂三天,驱组织内寄生虫一日一次连续涂七至十四天。
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具体配方与实施步骤。
本发明人推荐下列配方,其原药及基质的含量(克/100克)范围分别为:
1、甲苯咪唑 10-12
2、左旋咪唑 5-8
3、硬脂酸 5-7
4、硬脂酸甘油酯(简称单甘脂) 6-8
5、羊毛脂 1-2
6、甘油 10-12
7、液体石蜡 8-10
8、2.6-二叔丁基-4-甲基酚
(简称BHT) 0.1-0.8
9、烷基磷酸酯(简称
HR-S乳化剂) 1.5-2.5
1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简称OP) 1.5-2.5
11、尼泊金乙酯 0.1-0.2
12、尼泊金甲酯 0.1-0.2
13、尿囊素 0.5-1.0
14、维生素E 0.1-0.2
15、香精 5-10滴
16、食用色素 适量
17、蒸馏水 52-34
将原药与基质成份在加温至80-90摄氏度溶解,分别配制成油相及水相物,再将油相与水相物混合成霜,在配制操作过程中,其基质、药物含量比例及加热温度是十分关键的。本发明发明人推荐的加热温度为80-90摄氏度,如低于80摄氏度,则由于油相与水相混合时,乳化不充分,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具体步骤如下:
1、油相成份的配制:
(1)将硬脂酸和单甘脂称量后磨碎置于A容器内加热融化;
(2)加入羊毛脂、液体石蜡溶解;
(3)加入尼泊金乙脂溶解;
(4)加入甲苯咪唑,且边加边搅拌直至全溶;
2、水相成份的配制:
(1)将甘油、OP、HR-S乳化剂以及蒸馏水置于B容器内加热溶解;
(2)加入BHT、尼泊金甲脂溶解;
(3)加入尿囊素溶解;
(4)加入左旋咪唑,边加边搅拌至全溶;
3、油相与水相成份相混合:
将A容器内配制的油相物质缓缓倒入B容器的水相物质中,保持温度在80-90摄氏度,不断搅拌,拌匀后把B容器移离加热源;
4、搅拌冷却成霜:
把移离加热源的油相、水相混合物按一个方向搅拌,冷却到50摄氏度时,再加入色素、维生素E、香精,继续搅拌冷却成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5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香料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锯、切刀和冲压模具的棱刃淬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