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梭织仿草坪地毯无效
申请号: | 88105570.0 | 申请日: | 198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14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04 |
发明(设计)人: | 韩寿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寿龄 |
主分类号: | D03D27/12 | 分类号: | D03D2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桂娟 |
地址: | 上海市吴江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梭织仿 草坪 地毯 | ||
梭织仿草坪地毯,涉及地毯,特别是装饰用地毯。
利用合成纤维制作地毯,尤其是丙纶纤维地毯,由于其具有质轻、高强、疏水、耐蚀、价廉、原料来源充沛等优越性,已在世界地毯业中占有相当地位,然而,由于丙纶纤维织造时产生静电效应较强,无法保证织机正常运转,以致目前仍只能沿用簇绒或针刺的方法,在底布上植上纤维束,并在底布的另一面上胶将纤维束进行固定的工艺生产地毯,而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地毯,其缺陷是在使用过程中脱毛现象严重,且由于丙纶纤维不易染色,在日光曝晒下又容易褪色、老化,难以制造出色彩鲜艳的地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要提供一种不易脱毛,耐晒、耐候的丙纶地毯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预先经过颜料纺前熔体着色并经耐光稳定剂防老化处理的丙纶扁丝作为“草叶”,通过双层织制工艺将其和具有不同静电效应的底布的经纬线交织在一起,所说双层织制工艺就是将“草叶”经和组成底布的地经分别绕在三个织轴上,地经分上下两组各自与纬线交织成上下两层底布,“草叶”经亦同时与上下底布的纬线按设定的参数交织,再用割草叶机将两层底布面的“草叶”经割断,“草叶”即耸立在底布上,再在底布的另一面上胶即可得所说的梭织仿草坪地毯。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丙纶扁丝与底布经纬线交织在一起的工艺,所以从根本上解决了地毯的脱毛问题:由于采用了具有两种不同静电性质的纤维进行织造,致使织机在工作时丙纶纤维所产生的静电效应得以消除,使梭织变得容易进行,由于对丙纶丝采用了纺前熔体着色及防老化处理,又大大提高了地毯抗褪色能力和耐晒、耐候效果,且易用水清洗,可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
以下附图和实施例,将有助于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
图1为本发明的丙纶扁丝“草叶”与底布经纬线的交织示意图。
图面编码:
1-丙纶“草叶”经,2-底布地经,3-底布纬线,4-底布,5-底布。
实施例:将聚丙烯膜裂扁丝“草叶”经1和专纺锦/棉组成的地经2分别卷绕在三个织轴上,地经分上下两组各自与专纺锦/棉组成的纬线3交织成上下两层底布4、5。“草叶”经亦与纬线3按图1所示交织,织物形成后通过割草叶机将喂入两层底布4、5中间的“草叶”经割断,“草叶”即耸立在底布织物的表面,成为两幅独立的“草坪”地毯坯,然后在底布4、5的另一面上胶,固定织物结构即得本发明梭织仿草坪地毯。
本实施例的工艺参数如下:
织造规格 130-170CM
“草叶”高度 3MM-15MM
总经根数 1632根(边沿16×±2=32)
幅宽110-210CM
“草叶”个数 776根左右,幅宽130CM
经线组合 21 S/2
纬线组合 21 S/3
织物底布密度 25-27根/CM2
“草叶”耸立密度 22-32簇/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寿龄,未经韩寿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甜菜专用化肥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干巴菌人工培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