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废弃泡沫塑料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8105660.X 申请日: 1988-01-25
公开(公告)号: CN1034503A 公开(公告)日: 1989-08-09
发明(设计)人: 谭子义 申请(专利权)人: 谭子义
主分类号: B29B17/00 分类号: B29B17/00;B09B3/00;B02C18/44
代理公司: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罗建民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废弃 泡沫塑料 方法 及其 装置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用过的塑性材料的加工技术领域。

目前,泡沫塑料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这些泡沫塑料制成品大多只使用一次或损坏后,或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及边角余料,也随之增多。烧毁,则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弃置,则大量侵占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

对于废弃泡沫塑料的回收,进行了检索。日本国特许公报,公开昭56-146719号公开了一种“发泡的聚苯乙烯再生处理的方法”的发明,该发明是将废弃泡沫塑料送入高速旋转刃口轮,经两次切碎。第一次由两个相对高速旋转,状如切削金属的平刃口铣刀,将泡沫塑料切削成30~50mm的粗料,而后再由气流将粗料送入状如弧形铣刀的刃口,在旋转时,进行再切削,成为10mm颗粒状细料,由气流送往筛分并清除杂质,做再生料使用。由于该发明对废弃的泡沫塑料处理需经两次刃口切削,以及必须的气流输送系统和排气储料罐,因此,处理工艺和设备都比较复杂,两次加工后的废弃泡沫塑料细料,仍有10mm粒径,不能直接制做其它类型产品,而只能做再生料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废弃泡沫塑料处理的简单方法和粉碎装置。一次进料,即可将废弃泡沫塑料粉碎成如雪花状粉末,能直接用于制做各类日用品和工业用品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以下方法实现的:

首先,是准备工作。将已集中的泡沫塑料废弃物,按照其污脏程度及类别,分别进行去脏(污)、消毒并冲洗干净,然后送入钢丝轮粉碎机,一次粉碎,即制得如雪花状粉碎物,经长孔筛筛分,其筛余物直径在1mm左右,长度在8mm以内,这些粉碎物富有弹性又极柔软。装袋后,即制成日用品类,如:枕芯、床垫、坐垫、睡垫、衬垫、隔音和保温用品等。过长孔筛的细料,直径在1mm左右,长度小于3mm,是做建筑、装饰等轻质代木材料的基体集料,可制做如:门、窗、家俱、装箱板、装饰板等产品。

粉碎废弃泡沫塑料,需经过几个简单的程序:

1、将已集中的泡沫塑料废弃物在碱水中去脏(污)、消毒并冲洗干净;

2、送入钢丝轮粉碎机进行粉碎并筛分;

3、根据不同的用途装袋。

经长孔筛的筛余物(不筛亦可),直接灌入袋中,即成日用品,如:枕芯、床垫、坐垫、睡垫、衬垫、隔音和保温用品。这些制成品除保有泡沫塑料原有特性外,还增加了柔软性、弹性、透气性、不吸水而易干和无粉尘等特点,其制成远比芦花、木棉、棉花、棉絮为优。特别老、弱、病残者和小孩用脏尿湿后,不用拆套清洗,可随套一同洗净,易干而不改变原有性能。

制做建筑、装饰、家俱和装箱板等轻质代木材料的方法如下:

将经过去脏(污)消毒处理的废弃泡沫塑料,在钢丝轮粉碎机上进行粉碎,并经长孔筛筛分,用其过筛粉末掺有少量木屑(或不掺)及乱向合成短纤维做基体集料,〔MgO+(MgCl+H2O)〕做胶凝剂,充分混合均匀,竹筋(钢筋,交叉网状合成纤维束)做筋材,模注成型(有特殊要求时,可增加适量纤维素)。其养护方法,与水泥制品同。本发明是一种轻质代木材料,容重为0.7~1.2g/cm3,抗折强度为50~150kg/cm2

按重量计,配比如下:

MgO    重量份    100份

MgCl+H2O(液比重为1.2~1.3) 〃 180±30%份

泡沫塑料粉末(过长孔筛细料)    15~25份

木屑(过20目筛)    0~30份

合成短纤维(乱向,径长比≥60)    0.2~0.6份

竹筋(钢筋,合成网状纤维束)    0~5份

成型后的产品养护方法与水泥及其混凝土制品相同。

混料顺序,下述两种方法均可。(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

A{〔MgO+(MgCl+H2O)〕+(泡沫塑料粉末+木屑+合成短纤维)}

+筋材→模注成型。

B{〔MgO+泡沫塑料粉末+木屑+合成短纤维)+(MgCl+H2O)}

+筋材→模注成型。

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产品(材料),质轻而有弹性,并具有与木材相近的可锯、可钉、可钻等加工性能。适合做家俱、门、窗、茶几、板凳、装箱板、装饰板等产品。

粉碎泡沫塑料,可采用附图中所示的钢丝轮粉碎机。

附图说明:

图1    为泡沫塑料钢丝轮粉碎机主视图

图2    为图1的左侧视图

图3    为图2的A-A剖视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子义,未经谭子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