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5901.3 | 申请日: | 198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08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德坤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H1/02 |
代理公司: | 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其林 |
地址: |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交 水稻 制种 母本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杂交水稻制种方法。
现有杂交水稻母本种植方法是先将制种母本催芽,再将经过催芽的母本在专门的秧苗田中育苗,然后将秧苗移栽到杂交水稻制种田中。这一方法,一是环节多,二是花的劳动日多。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取消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秧田育苗和移栽环节,节约劳动力的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种植方法。
本发明仍然要将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先行催芽,它包括:
a)直接在杂交水稻制种田中开挖母本厢,然后施基肥进行平整;
b)将经过催芽的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直接撒播在母本厢表面泥中,并进行湿润管理;
c)对制种母本秧苗进行匀苗,匀苗株距为7-10厘米;
d)在制种母本秧苗长到五至六片叶片前施完肥。施肥时要使制种母本厢表面有浅水湿润,以防止秧苗缺水烧苗或死苗。
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进行小区域对比实验,本发明不仅取消了制种母本专门秧田育苗和移栽环节,每亩大约可以节约4个劳动日,而且可以减少空壳率,提高结实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同时还可以明显减少稻粒黑粉病及稻瘟病的侵害。
现在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将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催芽,在杂交水稻制种田中开挖彼此间隔40-50厘米,宽2.5米的母本厢,在母本厢上施基肥并将母本厢表面整平;第二步是将经过催芽的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撒播在母本厢表面泥中并进行湿润管理;第三步是对母本秧苗按照株距约等于10厘米而不大于10厘米的要求进行匀苗;第四步是在制种母本秧苗长到六片叶片前施完追肥。每次施肥时应使母本厢表面有浅水湿润,以防止因缺水烧苗或死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德坤,未经吴德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