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合剂的配制方法及用胶合剂浸渍处理的织物无效
申请号: | 88106219.7 | 申请日: | 198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51A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莫春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春连 |
主分类号: | C09J3/00 | 分类号: | C09J3/00;D06B1/00;D06M13/1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安逸 |
地址: | 广东省南海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合 配制 方法 浸渍 处理 织物 | ||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浸渍处理织物的胶合剂配制方法,以及以一般织物为基体,用该胶合剂浸渍处理的织物。
目前常用浸渍处理织物的胶合剂组成的物质有:甲醛(CH20)、尿素〔CO(NH2)2〕、氯化胺NH2CL及少量调整剂氢氧化钠(NaOH)和氨水(NH4OH)等,将上述物质经混合加温94~96℃熬制后,即用于浸渍处理织物。由于用此胶合剂处理后的织物强度较低,且具有刺激性和难闻的异味,若用于日常生活则易引起皮肤过敏甚至皮炎或刺激呼吸道,影响人体健康,故其使用范围极小,实际上很难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的胶合剂,按其配方和生产方法配制成的胶合剂,用它浸渍处理后的织物除应防水外,还应具有较好的韧性和抗折裂强度,并无味、无刺激性,能用于日常生活。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现有胶合剂的配方中,增加六次甲基四胺〔(CH2)6N4〕和酒精,即按甲醛:六次甲基四胺∶尿素∶氯化胺=60~80∶0.5~1.5∶20~25∶0.75~1的比例在加热过程中先后加入并搅拌,其加热温度为98~100℃,然后加入适量酒精(至溶液无味时止),即配制成胶合剂。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1、按前述比例进行配制时,要将甲醛用适量NaOH调PH值在7~8之间;2、在加(CH2)6N4和尿素后,应升温至98~100℃,并保持1.5小时的反应时间;3、尿素分二次加,开始时加总加入量的90%(重量比),反应完全后,PH值降至5~6时,再加10%;4、最后加适量氨水调PH值为5。
本发明浸渍处理的织物,是以化纤织物为基体,将织物放入由甲醛、六次甲基四胺、尿素、氯化胺和酒精等再加上少量调整剂配制成的胶合剂中浸渍而成。
具体方法如下述:
取CH2060~80份,放入容器中,加NaOH适量调PH至7~8,加(CH2)6N4 2.5~5份搅拌,这时加热使温度上升至20~30℃,加尿素18~22.5份(尿素总加入量的90%),搅拌,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溶液温度降低了10℃左右,这时开始升温至98~100℃,并保持1.5小时的反应时间,其中在一小时的时候,PH值由7~8变为5~6,在反应结束前15分钟,加2~2.5份(尿素总加入量的10%)尿素,搅拌,PH值为7~8时,再加0.75~1份的氯化胺,然后加酒精至溶液中的异味完全除去时为止,此时胶剂配制完毕。浸渍处理织物时,使胶合剂降温至手可进入,将欲处理织物放入胶合剂中,使之全部浸湿透,浸渍均匀,然后取出织物拧干再烘干,就可用其制成所需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改进后的胶合剂用途较广,除可处理化纤纺织品外,还可以用瓶装,用于平时对小织物如缝衣(或鞋)线处理,可使线经久耐用;
2、经浸渍过的织物无毒、无害、无异味和刺激性,对人的皮肤和呼吸感觉均无不良影响;
3、处理后的织物虽硬度稍增高,但仍保持较好的韧性,便于定型加工,还可保持原织物的花纹图案和色彩;
4、经处理的织物的抗折裂性能优于皮革、抗拉和耐磨强度及防水性均优于一般织物和皮革,还可耐酸和低温;
5、经处理的织物用途广泛:可用作帆布、棚布、包装布,还可用于制日常生活用品,如手袋、书包、躺椅布面、风衣、鞋、帽及雨伞面料等等。
实施例1:
取CH20600克,(CH2)6N4 5克,CO(NH2)2200克,NH2CL7.5克,以及适量酒精和NaOH、NH4OH等调整剂,按前述方法进行配制,将欲处理织物按前述方法浸渍处理即成。
实施例2:
取CH204000克,(CH2)6N4 75克,CO(NH2)21250克,NH2CL50克以及适量NaOH、NH4OH和酒精等,配制方法同前述,再按前述方法浸渍化纤织物即可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春连,未经莫春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62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