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脂肪酰氨基羧酸钠复合型皮革加脂剂无效
申请号: | 88106317.7 | 申请日: | 198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30B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吕绪庸;郑英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皮革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4C9/02 | 分类号: | C14C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第二轻工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淑萍,梁宣虎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肪 氨基 羧酸 复合型 皮革 加脂剂 | ||
本发明是关于脂肪酰氨基羧酸钠复合型皮革加脂剂。
皮革加脂剂一般以动、植物油及矿物油为原料制成的,其原料来源不足且价格昂贵,同时需求量日益增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研制出一种廉价原料的皮革加脂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脂肪酰氨基羧酸钠复合型皮革加脂剂,该加脂剂是采用工厂副产品如氧化石蜡副产物高碳合脂酸或由植物油厂的副产品油脚油中提取的混合脂肪酸和从制革厂的副产物废皮块所制的氨基酸钠为原料,制成脂肪酰氨基羧酸钠盐,用它作为配制复合型加脂剂的一种主要组份。本发明所述的脂肪酰氨基羧酸钠除具有加脂、乳化性能外,还具有一定的填充作用,可减轻皮革的松面缺陷。
复合型皮革加脂剂可节约动、植物及矿物油用量,材料成本低廉,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特点,脂肪酰氨基羧酸钠复合型皮革加脂剂由四个组份构成,即(1)脂肪酰氨基羧酸钠为主要成份,其配用量占脂剂即加脂有效组份重量的35%及以上;(2)轻度硫酸化动、植物油;(3)氯化重蜡油及(4)烷基磺酸铵(RSO3NH4)。
应该指出,以脂肪酰氨基羧酰钠作为皮革加脂剂的主要组份利用它来达到下述一系列技术目的,在现有发表的国内外科技文献中均尚未有报导。这些技术目的在于:
(1)传统的硫酸化动植物油加脂剂,高度硫酸化者,其乳化、渗透性能较好、而加脂性能(成革柔软、丰满、油润性等)变坏;轻度硫酸化者,其加脂性能较好但乳液稳定性和渗透性差,配用脂肪酰氨基羧酸钠即可明显改善轻度硫酸化动植物油的乳化、渗透性能,并能保持良好的加脂性能。
(2)脂肪酰氨基羧酸钠能增进烷基磺酸铵对加脂剂中矿物油组份(氯化重蜡油CnH2n-xClx)的乳化以及轻度硫酸化动植物油及矿物油组份的均匀溶混,使复合型加脂剂产品不易分层。
(3)脂肪酰氨基羧酸钠对粒面松面的皮革,及皮革的疏松、欠丰满部位(腹肷部)均有一定的填充作用,因此使用大量配用它的复合型加脂剂加工后,可减轻成革的松面缺陷,并使牛革腹肷部位稍显丰满。同时从脂肪酰氨基羧酸钠的化学结构式可以看出:
①其脂族高碳烃基部分“CnH2n+1”(由氧化石蜡副产品高碳合脂酸或蓖麻油、菜油、棉籽油的油脚油中提取的混合脂肪酸)对皮革具有加脂性能。
②其亲水的羧酸钠(-COONa)基团具有乳化能力。此外COONa基团还有可能与构成皮革的胶原形成化学结合。
本发明中所述的复合型加脂剂主要组份“脂肪酰氨基羧酸钠”其制备原理与油酰氨基羧酸钠即雷米邦A(Lamepon A,C17H33CONHR1(CONHR2)n-COONa)是相同的,都是以脂肪酰氯和氨基酸钠为反应物,借索顿-鲍门缩合反应而生成。但其脂肪酸烃基部分所用具体原料,以及两种反应物的配比都完全不同。如:
1/制备雷米邦A的脂肪酸酰氯(ROCL)用的是工业油酸(C17H33COOH),在本发明中不是用油酸而是(1)氧化石蜡制备合成脂肪酸时副产品高碳合脂酸(RCOOH中,R为CnH2n+1n>20);或(2)由植物油厂副产品蓖麻油、菜油或棉籽油的油脚油中提取的混合脂肪酸。无论是用(1)或(2)其原料成本均远较油酸低廉。
2/制备雷米邦A时,脂肪酰氯与氨基酸钠重量配比为15∶67.6(22°Be溶液)。在本发明中,由于脂肪酰氨基羧酸钠是作为复合型加脂剂的主要组份,除乳化作用外,更要求它具有一定的加脂性能,故脂肪酰氯的用量配比较大。
本发明所用脂肪酰氨基羧酸钠的制备实例:(以下所使用的份数均为重量份数)
1.脂肪酰氯的制备。取水份低于0.3%的高碳合脂酸或混合脂肪酸100份,加热保持在50℃左右,在不断搅拌下缓加入三氯化磷20~26份,加完后温度升至55~65℃继续搅拌1小时,然后静置,上层清液即为脂肪酰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皮革工业研究所,未经北京市皮革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6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