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杂环活性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6623.0 | 申请日: | 198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97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菊;张若蘅;侯毓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B62/40 | 分类号: | C09B62/40;C09B6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活性 分散染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类偶氮型活性分散染料的制备方法。特点是将β-羟乙基砜硫酸酯活性基连接在作为偶合组份的四氢喹啉杂环上,它可以和苯系胺类或杂环胺类,经过重氮化、偶合反应,制得蓝光红至蓝色的偶氮型活性分散染料。该类染料适用于锦纶、涤纶等多种纤维的染色。
以前研制的含β-羟乙基砜硫酸酯基活性分散染料,在偶氮型的染料品种中,活性基往往引入在重氮组份上,得到浅色的品种。例如:
其中R=-H,-CH3,-Cl,-OCH3;
R1=-H,-NHCOCH3;
R1,R2分别为-C2H5,-C2H4OH,-C2H4CN,-C2H4OCOCH3等。
若重氮组份上的R=-NO2,-CN等强吸电子基团时,β-羟乙基砜硫酸酯基就很难引入,因而难于制得深色的活性分散染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了一类活性基β-羟乙基砜硫酸酯连接到杂环化合物四氢喹啉的氮原子上,以此作为偶合组份,然后与带有强吸电子基的苯系胺类或杂环胺类偶合,来制得色泽鲜艳、牢度好的蓝光红至蓝色的偶氮型活性分散染料。
用N-(β-羟乙基砜乙基)-2,2,4,7-四甲基-1,2,3,4-四氢喹啉作偶合组份,分别与2-氨基-5-乙硫醚基-1,3,4-噻哒唑、2-氰基-4-硝基-6-溴苯胺,以及3-氨基-5-硝基苯骈异噻唑偶合,然后用硫酸进行酯化,可以得到一个红、二个蓝色的偶氮型活性分散染料。这三个染料的结构为:
蓝光红
红光蓝
偶合组份-N-(β-羟乙基砜乙基)-2,2,4,7-四甲基-1,2,3,4-四氢喹啉的合成,是由2,2,4,7-四甲基-1,2,3,4-四氢喹啉经N-羟乙基化、氯化、缩合、氧化而制得。现在分述如下:
1. 2,2,4,7-四甲基-1,2,3,4-四氢喹啉(I)的N-羟乙基化反应
该反应在高压釜内进行,乙醇作介质,反应温度在150~170℃,四氢喹啉与环氧乙烷的分子比为1∶3~4,反应的效果最佳.
2.N-羟乙基-2,2,4,7-四甲基-1,2,3,4-四氢喹啉(II)与三氯氧磷的氯化
该反应在93~98℃回流温度下进行,四氢喹啉与氯化剂的分子比控制在1∶1.5~1.7为宜。生成的产物为N-氯乙基-2,2,4,7-四甲基-1,2,3,4-四氢喹啉(III):
3.N-氯乙基-2,2,4,7-四甲基-1,2,3,4-四氢喹啉(III)与巯基乙醇进行缩合:
该反应要求在碱性介质中进行,以便于中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酸。因此,反应的pH值应控制在7~9,反应温度为75~85℃。当pH值偏高,反应速度加快,但容易使反应物水解。反应生成物是硫醚羟乙基化合物(IV):
4.硫醚基化合物(IV)的氧化
该反应在乙醇介质中,以钨酸钠为催化剂与双氧水反应,可将硫醚基氧化为砜基:
在氧化反应中,双氧水的用量与硫醚化合物(IV)的分子比为3∶1,催化剂的用量很少,硫醚化合物与钨酸钠的分子比为1∶0.005。反应的pH值为6~7,反应温度在40~80℃,氧化反应的生成物为N-(β羟乙基砜乙基)-2,2,4,7-四甲基-1,2,3,4-四氢喹啉(V)
芳胺的重氮化反应,采用亚硝酰硫酸来进行。就是首先将浓硫酸与固体亚硝酸钠作用,温度控制在60~80℃,然后,将生成的亚硝酰硫酸冷却,加入芳胺。重氮化反应的温度控制在0~5℃,溶液中要始终保持酸过量,反应的效果较好。
N-(β-羟乙基砜乙基)-2,2,4,7-四甲基-1,2,3,4-四氢喹啉(V)与芳胺重氮盐(VI)的偶合反应,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反应温度控制在0~15℃;
生成含羟乙基砜乙基的偶氮染料(VII),然后用浓硫酸再进行酯化反应。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速度随水的生成而降低。染料(VII)与浓硫酸的分子比为1∶10~25,酯化反应温度控制在0~ 50℃,可分别制得染料L1,L2,L3:
蓝光红
红光蓝
蓝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6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