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杆试验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106984.1 | 申请日: | 198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7B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30 |
发明(设计)人: | 菲利普·M·斯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拉索恩石油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E21B17/18;F04F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蔡民军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杆 试验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可在流体井钻杆试验过程中使岩层流体向上流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钻井工具插入流体井孔中;
将钻井工具与井孔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密封;
在环形密封件的下面,钻井工具上有第一开口,岩层流体通过该开口可以流入钻井工具中;
在环形密封件的上面,钻井工具上有第二开口;
使工作流体通过第二开口,并从这里向上流动;
在第二开口附近,使工作流体的流动速度大大增加,以致使工作流体在向上流动时也抽吸岩层流体一起向上流动,其特征在于:
最初用一可移动的装置盖住第二开口,以及根据钻井工具内部的流体压力把可移动的装置移动到不封闭第二开口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流体在压力下被注入到钻井工具和井孔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该流体通过第二开口流动并在钻井工具的内部向上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流体在压力下被注入到钻井工具的内部,它从第二开口流出并在钻井工具和井孔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向上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还包括主个在钻井工具的第一和第二开口之间设置止回阀装置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钻杆中使流动通道变小的方法来增加工作流体的流动速度,从而形成一种文氏管效应。
6、一种可在流体井钻杆试验过程中使岩层流体向上流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把钻井工具插入流体井孔中,钻井工具上装有一个具有一个封闭的流体横向穿流口的流体喷射泵;
在钻中工具的下部区域内将井孔密封;
在井孔密封件下面的井孔侧壁上打出一些开口以便使来自周围岩层的流体从那里流过;
在井孔密封件的下面,钻井工具上有第一开口,岩层流体可以通过它流动;
使工作流体流过第二开口,并使它流入流体喷射泵,以使流体喷射泵能把岩层流体提升,其特征在于:最初把流体横向穿流口盖住;
移去流体横向穿流口上的覆盖物,即可在密封件上面的钻井工具上形成第二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去流体横向穿流口上覆盖物的步骤为:把最初封闭住该穿流口的套筒移到一个露出该穿流口的位置。
8、在流体井钻杆试验过程中,可使岩层流体向上流动装置,这些装置包括:
放置在流体井井孔内的钻井工具,其上装有一个密封件与井孔密封;
在密封件的下面,钻井工具上有第一开口,岩层流体可以通过该开口流入钻井工具中;
在密封件上面有第二开口,工作流体可通过该第二开口流动;及
用来增加工作流体流动速度的装置,该装置使工作流体的流动速度在第二开口附近大大增加,从而可使工作流体在向上流动时抽吸岩层流体一起向上流动,其特征在于:
有最初封闭住第二开口的装置,该装置根据钻井工具内部的流体压力可移动到不封闭第二开口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初封闭住第二开口的装置包括安装在钻井工具上的可滑动的套筒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装置包括一个沿杆长度的横方向延伸的内表面,通常该横向内表面要受到流体的作用,该流体在压力作用下向下流入钻井工具的内部,并通过第二开口流出,当压力流体在该横向内表面上的作用力超过预定的数值时,套筒就发生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个制动装置,当位于钻井工具和井孔侧壁之间的环形空间的流体压力足以使套筒沿着一露出第二开口的滑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时,该装置会阻止套筒装置的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钻井工具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有一个止回阀。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开口附近加速工作流体流动速度的装置包括一个喷射泵,第二开口包括喷射泵的流体横向穿流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工作流体从钻井工具和井孔侧壁之间的环形空间流入第二开口之后并在钻井工具内从第二开口向上流动时,颈缩装置增加该工作流体的流动速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颈缩装置增加从钻井工具内部流出第二开口的工作流体的流动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拉索恩石油公司,未经马拉索恩石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69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