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香剂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7129.3 | 申请日: | 198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77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伯德;崔凤辰;杜毅峰;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伯德;崔凤辰;杜毅峰;张大伟 |
主分类号: | C11B9/00 | 分类号: | C1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香剂 及其 制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香剂,特别是一种用于各类香型日常生活的散装芳香剂及其制法。
现有的芳香剂可分为二类,一类如1984年欧洲专利申请ED-179532是以石油化工产品、煤焦油产品为原料,经合成反应而得到的化学芳香剂。另一类如1982年苏联专利申请SU-1018967用一种天然香型植物为原料,加入其他化学物质,经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制得的含有天然香料成分的芳香剂。这两类芳香剂的缺点是:(一)因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制得的,香味不够醇厚,有刺激感,人长时间闻,就有不舒服的感觉。(二)由于没有很好的保香措施,留香期短。(三)都要用化学的方法制做,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成本也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芳香剂及其制法,它是用传统的多种天然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经特定的方法配制而成的,克服了上述芳香剂的缺点,在中草药的作用下,散发出一种醇厚的大自然花卉的清香,香味独具特色。
本发明的芳香剂,由薄荷叶10~15(Wt%)、浮萍15~20(Wt%)、紫苏15~17(Wt%)、大青叶7~11(Wt%)、丁香12~15(Wt)、蝉蜕5~8(Wt%)、甘草2~5(Wt%)、潮脑2~4(Wt%)、冰片0.5~1(Wt%)、液体香精9~18(Wt%)组成。试验证明要使其效果更好,浮萍要用紫背浮萍,紫苏要用不含籽紫苏,潮脑要用天然晶体潮脑。薄荷叶、大青叶、丁香、紫苏起放香作用;蝉蜕、浮萍、起保香作用;潮脑、冰片起催香作用;液体香精可挥发则起带香作用。把这些中草药通过一定的配制方法,加入适量的液体香精制成芳香剂不但有与其他种类的芳香剂不同的独特香味,而且放香、保香效果也优于其它种类的芳香剂。同时薄荷叶、大青叶有清凉健脑的功能;甘草、浮萍有驱虫解毒的功能;紫苏、潮脑有防风寒、防感冒的功能;冰片有清凉镇痛的功能;蝉蜕有祛寒驱虫的功能;丁香有止咳的功能。中草药的功能和药力既可以通过人的煎熬服用发挥出来,也能通过药的气味刺激人的感官起作用,因此本发明芳香剂对人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预防感冒及其它上呼吸道疾病的作用。
本发明芳香剂的制作方法:在常温、常压和相对湿度不超过80%的条件下,将薄荷叶用55℃~62℃的热水蒸气闷透静置2小时,将浮萍、紫苏在混料机上混合均匀,取出后,用花茶水喷湿静置2小时,把大青叶、丁香、蝉蜕在混料机上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用55℃~62℃热水蒸气闷透的薄荷叶和用花茶水喷湿的浮萍、紫苏混合物,继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甘草,再混合至均匀,之后,取出放入粉碎机内粉碎成渣状,取出后,用液体香精搅拌勾兑,密封静置6小时以上,最后放入潮脑、冰片。
本发明的芳香剂与现有的芳香剂相比,其特点是香味不刺激人、不呛人,具有中草药特有的浓郁、醇厚、清香之感,即使久闻,也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对人体没有副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程度的医疗保健功能,久闻可以健脑、预防感冒及其他上呼吸道的疾病;其成分中含有的催香、保香部分及其相对含量的相互制约,可以使其达到最佳的放香、保香效果;制造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同时采用的都是价钱比较便宜的中草药,成本低廉,具有潜在的国内外市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效果对比见下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效果对比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配比及其制造方法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1、配方:薄荷叶 15(Wt%)
浮萍 17(Wt%)
紫苏 17(Wt%)
大青叶 7(Wt%)
丁香 13(Wt%)
蝉蜕 7(Wt%)
甘草 5(Wt%)
潮脑 3(Wt%)
冰片 1(Wt%)
液体香精 1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伯德;崔凤辰;杜毅峰;张大伟,未经张伯德;崔凤辰;杜毅峰;张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7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