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压沉管扩头灌注桩的成型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8107179.X | 申请日: | 198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78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孔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机电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刚 |
地址: |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压 沉管扩头 灌注 成型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适用于沿海海相沉积与内陆湖泊沉积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或1.5的淤质粘土,淤质亚粘土或淤泥的饱和软土地质条件,以及地表下20米以内存在粘土、亚粘土、粉细砂、轻亚粘土等持力层或其厚度在桩径d的3-6倍厚的薄层持力层,均可采用的一种扩头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和所用的专用设备。
目前世界上扩头灌注砼的成桩方法很多,如日本发明专利,JP特开昭57-54623,打桩施工法,是在钢管桩的前端安装桩靴,并将其打入至持力层,接着使桩靴与钢管桩分离,将桩靴打入到所要求的深度。再在上述的钢管桩内浇灌灰浆或混凝土,然后锤击桩内的灰浆混凝土,使之在桩靴与钢管桩间形成球基。此种方法只适用较硬土质的地层中。若在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或1.5的淤质粘土、淤质亚粘土或淤泥的饱和软土质里、采用此种成桩方法,经多次试验是无法灌注出球基的扩底桩来。当此法操作进行到(JP特开昭57-54623专利的说明书附图第2图时)将桩靴脱离钢管桩,打入给定深度,提出扩底杆时,由于软土是结构性的灵敏土,一旦挤压扰动,土的结构性受到破坏,形成流动重塑土,在深层流动重塑土的压力作用下,高压重塑土瞬间充填到钢管桩内及钢管桩与桩靴之间,致使球基扩底桩无法形成。在软硬地层交界面,重塑流态土充入钢管桩与桩靴之间,直接影响桩身质量。此种打桩施工方法,采用打桩机锤击钢管桩、扩底杆形成球桩头,噪声、振动声都很大。同时此种打桩放工法,最后形成钢管桩和球基混凝土一体化的合成桩,一根桩,一根钢模管,工程造价昂贵。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承载力高的扩头灌注桩应用在承载力低、变形大的饱和软土层地基上。采用静压沉管、静压扩头、实现无噪声、无振动,钢模管多次使用,降低造价,保证桩身质量,梨形桩头尺寸稳定的一种施工方法。
参看附图,对发明作详细说明。
图1是预制砼桩靴(3)和钢模管(1)一起静压沉管至设计标高,并灌入扩头砼(5),插入压杆(2),并固定压扩杆顶盖(8)的剖面图。
图2是提升钢模管(1)到一定高度,加静压力于压扩杆顶盖(8)上,将管内扩头砼(5)挤出管外的剖面图。
图3压扩杆头(4)封闭钢模管(1)口的下端,加压于压扩杆顶盖(8)上,压扩杆(2)与钢模管(1)同步下压挤进扩头砼(5)的剖面图。
图4钢模管(1)、压扩杆(2)、压扩杆头(4)同步进入扩头砼(5),形成空心梨形头的剖面图。
图5静压沉管扩头灌注桩已成形的剖面图。
静压沉管扩头灌注桩的成型方法,就是利用软土层易挤扩的有利条件,在持力层与软土层交界面挤扩成空心梨形的桩头,然后放钢筋骨架、灌注砼的成桩方法。下面结合图1-图5来说明本发明总指导思想。为了使扩头灌注桩在软土质条件下也能成型,首先改进了沉管灌注桩设备。它要求钢模管(1)的长度等于压杆(2)加压扩杆头(4)的高度之和;压扩杆头(4)的直径比钢模管(1)的内径小1cm,压扩杆头(4)的形状是圆柱体和圆锥角为175°-178°圆锥体的组合体;压扩杆顶盖(8)的直径比钢模管(1)的外径大2cm以上,经过这样一些改进后,就能保证静压沉管扩头灌注桩的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机电工业研究设计院,未经宁波市机电工业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7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运输冷藏容器
- 下一篇:电梯卷绕机的制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