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手与蝶形装饰同时形成的盛物器无效
申请号: | 88107742.9 | 申请日: | 198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5A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S·C·切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彼得·S·C·切恩 |
主分类号: | A45C3/06 | 分类号: | A45C3/06;B65D3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辛哲生 |
地址: | 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手 蝶形 装饰 同时 形成 盛物器 | ||
形成的位置,作动系统与蝶形装饰系统以可操纵的方式连接,并能将蝶形装饰从未形成的位置转变到成形的位置,从而,同时形成蝶形装饰及提手。
蝶形装饰系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结构,较好的结构是一对蝶形装饰带子在蝶形装饰未形成时可并列放置并通常布置成折迭的形状,蝶形装饰带子可用结扣夹连接,在带子纵向间隔地形成一系列长条形的蝶形区段,每一区段具有一相对的端部,这些端部以蝶形位置皱缩在一起形成一环形花式、玫瑰花形、折叠环或花瓣,它们在一起形成蝶形装饰。
皱缩动作是由作动系统来完成,作动系统最好采用具有作动部分和提手部分组成的,牵引绳,作动部分伸入到蝶形带子之间,并在蝶形装饰未形成的状态时将其与蝶形带子的共同端头可操纵地连接,提手部分置于盛物器的周壁之一的上端或在盛物器的两相对壁之间伸展,这样既是蝶形装饰处于放开的状态,又是通常称为非盛物的状态。而在蝶形装饰形成的状态,也即是盛物的状态,提手部分升高到包的上方开口的上面,通过提手本身,或另一携带提手,构成了提携盛物器的提手系统。
为了在盛物状态和非盛物状态之间产生良好的变换,由使用者抓住并拉曳把手部分,从而亦拉动作动部分。拉动作动部分,使得每一蝶形区段拆叠成一环形,并拉动蝶形带子的共同端头,使之向着固定在盛物器的牵引绳的端头。牵引绳可以是单根的或双股的。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将会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蝶形装饰处在未形成的状态时时的盛物器的正面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所示的盛物器;
在蝶形装饰处于形成的状态时的正面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盛物器的顶视图;
图4与图1类似,但表示的是另一实施例;
图5是图4实施例的背面透视图;
图6是图4实施例的正面透视图,它表示的是蝶形装饰及提手的形成过程;
图7是图4中蝶形装饰已形成的状态时的正面透视图;
图8类似于图1,但仍属于另一种实施例;
图9是图8的上部截面图,表示的是蝶形装饰已形成的状态。
图2所示的为最佳实施例,蝶形装饰10及提手12被同时形成于盛物的物件14上,如图所示物件14是一只盛物器,最好是用纸、塑料或类似的材料做成的购物袋。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物件,因为任何可提携的盛物器或其它物件均包括在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
一件物品16(见图7),比如礼品放在盛物袋14中,将带装饰的盛物袋14一起作为礼品赠送。盛物袋14具有一前壁18,后壁20,一对侧壁22、24可以相对于折缝26、28折叠,底壁30是密闭的,及上侧开口32,物品16便可以从此口放入或取出。盛物袋14为可扩张的型式,起初前壁18及后壁20处于折叠状态时为相互平贴,当前壁及后壁相互分开时,上侧开口32便打开了,从而通过顶部开口32可以把物品放入袋内。
下面将要进行详细描述的是后壁20有预先形成的半园形拎环34其相对的端头36、38紧紧地锚固在后壁20的上部边缘处。
蝶形装饰系统包括一对蝶形带子40、42,它们从前壁18的上部边缘处自由地悬挂下来,两根带子40、42可以是在其共同端头44处扣结在一起的两根分离的带子,最好是用一根带子在共同端44处进行折叠而成。环圈或环箍46、48对应于蝶饰带子的长方向装配成一定角度并沿带子40、42相互间隔开,以形成一系列长条形蝶形装饰段40a、42a及40b、42b。每一环箍将带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紧密的界限,并与相对的端部形成每一个蝶形装饰区。每根带子是用与盛物袋14不同的材料做成。带子结合在盛物袋上,可相对于盛物袋的周壁进行活动,即可从在一般折叠位置时的蝶形装饰未成形的状态(见图1)变成为成形的蝶形装饰,一般为三向的环形状态(见图2)。作动系统包括具有作动部分52和提手部分54的牵引绳50,将作动系统装在袋上,并与蝶形装饰可操纵地连接起来,操纵时,作动系统的牵引可同时形成蝶形装饰10及提手12。
在蝶形装饰未形成的状态下,作动部分52伸入到带子之间,并宽松地穿过环箍46、48。作动部分的一端打成一个结并连接到结带的共同端头44,作动部分及带子作为一整体装配而悬挂在袋的外侧,作动部分的另一头穿过袋上的第一孔56进入袋内,并沿着前壁18的上部边缘区域横向延伸,然后穿过第二孔58伸到袋的外侧。从这一点出发,牵引绳的提手部分沿着前壁的上部边缘区域横向到达并越过第一孔56,提手部分的一端60牢固地按装在前壁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彼得·S·C·切恩,未经彼得·S·C·切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7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品的干燥、通风和消毒方法
- 下一篇:汽轮机排放管防腐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