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钨-铈电极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7860.3 | 申请日: | 198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78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01 |
发明(设计)人: | 贾佐诚;张文禄;田应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北京高熔金属材料厂 |
主分类号: | B22F9/20 | 分类号: | B22F9/20;B23K35/32;C22C27/04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光祜 |
地址: | 北京市学院***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钨--铈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固液混料、蒸发结晶干燥、热分解、两次还原、成型、预烧、垂熔、加工工序,其特征在于采用悬浮结晶法,由钨酸铵溶液和固态氧化铈制取仲钨酸铵--氧化铈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钨酸铵溶液由钨酸、去离子水和氨水制成,其配比为:
钨酸∶去离子水∶氨水=(70~90)公斤∶(110~130)升(80~100)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氧化铈的加入量由下式确定,即
G=K·V
式中G为需加入的氧化铈总量(克),K为每升钨酸铵溶液需加入的氧化铈量(克),V为钨酸铵溶液的容积(升),K由钨酸铵溶液比重r和CeO2量的关系曲线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钨酸铵溶液和氧化铈混合后的蒸发结晶过程中需加压加热蒸发;当蒸发至余液比重为1.065~1.075克/厘米3时,停止加热,并先后两次加冷的去离子水洗涤,沉淀后去除澄清液,即得到含氧化铈的仲钨酸铵晶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蒸发结晶时,气压控制在1.5~2.5个大气压之间,加热温度为75~85℃,加热搅拌时间为1.5~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北京高熔金属材料厂,未经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北京高熔金属材料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78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