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膦基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8140.X | 申请日: | 198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2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高松秀机;武藤裕之;铃木文夫;滝川进一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F9/32 | 分类号: | C07F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全永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膦基 氨基酸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作为除草剂的活性组分的化合物的中间体的氧膦基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新方法。
至今,已知以下公开专利申请揭示了氧膦基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1)日本特开昭58-131993
(2)日本特开昭52-139727
公开专利申请(1)揭示了一种以以下反应流程表示的制备方法:
在上述反应流程中,的ph代表一苯基。
上述的公开专利申请(2)揭示了一种以以下反应流程表示的制备方法:
一般式Ⅶ化合物的氨盐是市售除草剂的一种活性化合物。
在以上的两种方法中,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一般式Ⅶ的化合物分别由一般式Ⅶ和Ⅺ的中间体制备。然而,用作起始物料的一般式Ⅵ和Ⅹ的化合物是相当昂贵的,而且从工业上看,这些方法也并非有利。
另一方面,日本特公昭48-17259揭示了一种以以下反应流程表示的方法:
在上述的反应流程中,R为烷基。
对于这种方法来说,反应在高压下进行。这是一种通常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而并非一种如本发明中所述的含有一个磷原子的氧膦基氨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此外,与本发明的方法相比,所说的反应的收率是低的。
除了上述的现有技术之外,美国专利第3,766,266号、第4,264,515号和第4,496,756号均揭示了一些利用转变成酰氨基羰基的反应制备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
然而,这样一些方法中无论哪一种都没有揭示一种把生成的氨基酸衍生物与催化剂分开的方法。
至今,已知以下公告专利申请揭示了一些把水溶性的含氧反应产物和催化剂分开的方法:
(1)日本特公昭37-17209
(2)日本特公昭41-6734
(3)日本特公昭43-29936
以上的公告专利申请(1)、(2)和(3)涉及到一些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使反应产物中的钴催化剂氧化,然后使生成的钴离子吸附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借此分离水溶性的非离子的β-氰基丙醛及其二甲基乙缩醛,而它们并未涉及到离子氨基酸衍生物和金属离子的分离方法。
本发明者们对可用于作除草剂的活性化合物的中间体的氧膦基氨基酸衍生物的工业上有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广泛地研究。结果,发现应用一种具有直接结合在磷原子上的乙烯基的化合物作为起始物料,可以容易地以少量催化剂和在短时间内进行转换成酰氨基羰基的反应,以良好的收率和高的纯度获得所要求的氧膦基氨基酸衍生物。基于上述的发现,本发明已被完成。
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以下一般式表示的氧膦基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Ⅰ)
式中:R1为低级烷基,R2为氢原子、低级烷基、卤代低级烷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R3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使以以下一般式表示的化合物:
(Ⅱ)
式中:R1和R2同上所述,和/或使以以下一般式表示的化合物:
(Ⅲ)
式中:R1和R2同上所述,
与以以下一般式表示的化合物:
R3CONH2(Ⅳ)
式中:R3同上所述,一氧化碳和氢,在含有周期表Ⅷ族的一种金属的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以一般式Ⅰ表示的氧膦基氨基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包括使以一般式Ⅱ表示的化合物和/或以一般式Ⅲ表示的化合物,在包括周期表Ⅷ族的一种金属的催化剂存在下,与以一般式Ⅳ表示的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氢反应,然后通过在无机酸存在下使反应溶液中的催化剂氧化并将其吸附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使含有Ⅷ族金属的催化剂与反应溶液分离。
以下,将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地叙述。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由以下反应流程表示:
在本发明中,取代基R1为低级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其中最好为甲基。
取代基R2为氢原子,低级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卤代低级烷基,例如,卤代甲基、卤代乙基、卤代丙基或卤代丁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例如苯基或苄基。
卤代低级烷基的卤素包括氯、氟、碘和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81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氯丁烯异构化的改进方法
- 下一篇:测水中油用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