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的制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8108235.X 申请日: 1988-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30839C 公开(公告)日: 1996-01-31
发明(设计)人: 杉山信;江连洋治;小岛信敏;今野请隆;濑户隆志;中村辉也;井东学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12P19/26 分类号: C12P19/26;//;C12R1465)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吴惠中
地址: 日本国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去氧麦诺 吉利 霉素 制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作为α-甘露糖苷酶的强力的抑制剂的1-去氧麦诺吉利霉菌素的制法。

更为详尽地叙述,本发明涉及一种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制法,其特征在于,将属于链霉菌属的具有产生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能力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培养,并从由此得到的培养液中收集用一般式(I)表示的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

由于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对糖蛋白生物合成产生影响,抑制糖链过程,因此,被期待作为免疫调节剂。此外,又由于将成为具有同样作用的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的N取代衍生物或施旺索宁(swainsonine),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原料,人们可期望它的有用性。

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为公知的化合物,关于其从豆类中分离的方法(J.Chem.Soc.,Chem.Commun.,1979,977)及用合成制得的方法(Carbohydrate Research164(1987)141—148,等已经为人们所了解。

由上述的方法来取得本发明的化合物,存在收率差及经过步骤太多等许多经济上不利的方面。本发明的发明者们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反复进行了种种研究。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对依据发酵法的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的制造法广泛而持续地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链霉菌属的微生物能产生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这一事实,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作为本发明涉及的微生物的代表,可以举出本发明者们在札幌市内土壤中分离的淡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SEN—158(以下称为SEN—158株)菌株。

SEN—158株,在工业技术院微生物工业技术研究所中以微工研菌寄第4301号(FERMP—4301)被保藏,关于其菌学性质,已为特开昭54—084094号公报所记载。此外,还委托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以ATCC31434号保藏。

即使是SEN—158株以外的属于链霉菌属的其它菌株,只要产生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本发明也都可使用。此外,对这些菌株因用紫外线,或者Co60等进行照射处理,或用氮芥、偶氮丝氨酸、亚硝酸、亚硝基胍,或用2-腺嘌呤等变异诱发剂作变异处理,或用形质导入、形质转换或细胞融合等通常采用的变异处理手段而获得的人工突变株、及自然发生的变异株,也适用于本发明。

本发明采用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产生菌,可通过通常的放线菌的培养方法进行培养而得以实施。

培养基既可为液体也可为固体,但通常,可采用依靠液体培养基的振荡培养或进行通气搅拌培养。

培养基只要适合放线菌的生长,并可产生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无论何种均可适用。

作为炭源,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醇、蔗糖、麦芽糖、甘油、糊精、淀粉等可以采用。

作为氮源,大豆粉、蛋白胨、酵母抽提物、肉类抽提物、玉米浆、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等可以采用。

此外,适量地加入氯化钠、氯化钾、碳酸钙、各种磷酸盐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另外,也可以再加入适量的铁、镁等。

必要时可加入促进使用菌生长或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产生的有机物、无机物、维生素类等。

除此之外,如发酵过程中发泡显著,可以适量地加入消泡剂。

培养基的pH值,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可在1-去氧麦诺吉利霉素产生的范围内作适当地变动,但倒如,在液体振荡或通气搅拌培养的情况下,pH为6—9、培养温度在20—35℃左右为宜,以25—30℃为佳。

培养时间随培养规模及其它条件而异,通常2—20天已足够。

培养后将菌体分离,从所得培养液中提纯目的物,并进行精制。要将本发明物质从培养液中提纯并精制,可以使用通常将微生物代谢产物从其培养液中提纯并精制时所采用的方法。

例如,可以单独地采纳用各种吸附剂(例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进行的脱吸附层析法、分配层析法等,或者经适宜地组合后使用。

在本发明的实施中,在放线菌培养液里有结构式(II)表示的莫拉诺灵(モラノリン)与本发明物质共存的情况较多。

在此情况下,既可以用前述的差示方法将本发明物质提出,在本发明物质与莫拉诺灵(モラノリン)混合的状态下,施加不与莫拉诺灵(モラノリン)反应而仅与本发明物质反应的化学处理,使之转化为衍生物,用溶剂萃取等方法而仅仅将本发明的物质以衍生物的形式分离。随后施加适当的化学处理,取得本发明物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新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新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82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