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棕色颜料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8465.4 | 申请日: | 198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27C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登高;李火;董保生;徐金平;张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C1/62 | 分类号: | C09C1/62 |
代理公司: | 科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毅军,潘中亮 |
地址: |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棕色 颜料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棕色颜料的生产方法。
以氧化铬、氧化铁为主要原料,配加适量氧化锌、氧化铝,在高温下进行焙烧,是目前生产棕色颜料的主要方法。此类方法,所用原料昂贵,生产成本高,工艺难度较大,并且颜料性能、色调差。现在已有报导,试图利用廉价原料降低生产成本和焙烧温度,例如,苏联发明证书817021,不使用昂贵的氧化铬,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所用原料成分繁多,颜料质量亦差,再如,苏联发明证书638569通过加入30%的红泥(red mud)使成本降低,但工艺复杂,质量不能保证。所以,棕色颜料的生产方法,从原料路线和工艺条件上均需加以改进。
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廉价原料生产棕色颜料的方法,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利用工业上的废铁-铬催化剂为原料,或再配加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铝,经过粉碎、研磨、焙烧等工序,制成成本低廉、性能优良,使用范围广泛的棕色颜料。
本发明是以合成氨工业用后的废铁-铬催化剂为主要原料,其主要成份为氧化铁、氧化铬,另含有少量或微量的镁、钾、铝、硅、钙及碳的化合物。目前国内常用的合成氨铁-铬催化剂有B104型、B106型、B109型、B110-2型,其氧化铁含量一般在70~90%的范围内,氧化铬含量一般在6~15%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工艺条件下,上述型号的废铁-铬催化剂均是本发明的理想原料。使用时只要将其粉碎,过80~100目筛,充分研磨,使其混匀即可。
为了得到不同色调的棕色颜料,本发明可配加适量的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铝。生产同一色调的颜料,使用不同型号的废催化剂,配加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铝的量也不同,反之亦然。使用上述型号的废铁-铬催化剂,配加氧化锌的量在20~40%的范围内为宜,配加氧化铝的量在4~6%的范围内为宜,氧化锌可以单独配加,也可以氧化锌、氧化铁一起配加,还可以三种氧化物一起配加,在废铁-铬催化剂粉碎研磨后,就可将上述氧化物按比例配加进去,然后研磨混匀即可。
本发明的焙烧温度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调节。使用上述型号的废铁-铬催化剂,在上述范围内配加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铝、根据所需棕色颜料的色调,本发明的焙烧温度可在400~1100℃范围内调节,焙烧时间在4~6小时即可。
焙烧后,物料冷却后,进行细磨至过320目筛,这是一般颜料所应该达到的粒度。
实施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生产棕色颜料所用原料昂贵的问题,焙烧温度比目前生产所用温度要低,这样就节省了能源,工艺又简单易行,使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实例1
100g废B106型铁-铬催化剂,在粗磨机中粉碎至过80~100目筛,在瓷球磨机中研磨48小时,以马弗炉中,500℃焙烧4小时,自然冷却后细磨至过320目筛,制得豆茶棕色颜料。
实例2
100g废104型铁-铬催化剂,在粗磨机中粉碎至过80~100目筛,在瓷球磨机中研磨48小时,在马弗炉中950℃焙烧5小时,自然冷却后细磨至过320目筛,制得紫棕色颜料。
实例3
75g废B109型铁-铬催化剂,在粗磨机中粉碎至过80~100目筛,在瓷球机中研磨48小时,配加25g氧化锌,混匀后在马弗炉中1000℃焙烧5小时,自然冷却后细磨至过320目筛,制得深栗棕色颜料。
实例4
60g废B106型铁一铬催化剂,配加40g氧化锌,其余步骤同实例3,制得深栗棕色颜料。
实例5
55g废B104型铁-铬催化剂,在粗磨机中粉碎至过80~100目筛,在瓷球磨机中研磨48小时,配加30g氧化锌,15g氧化铁,混匀后在马弗炉中,1050℃焙烧4小时,自然冷却后细磨至过320目筛,制得红棕色颜料。
实例6
55g废B110-2型铁-铬催化剂,配加25g氧化锌,20g氧化铁,焙烧6小时,其余步骤同实例5,制得深红棕色颜料。
实例7
49g废B109型废铁-铬催化剂,在粗磨机中粉碎至过80~100目筛,在瓷球磨机中研磨48小时,配加30g氧化锌,15g氧化铁,6g氧化铝,混匀后在马弗炉中1100℃焙烧5小时,自然冷却后细磨至过320目筛,制得栗棕色颜料。
实例8
60g废B104型铁-铬催化剂,配加20g氧化锌,16g氧化铁、4g氧化铝,其余步骤同实例7。制得浅栗棕色颜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未经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8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