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刷镀法刷镀铅—锡—铜减摩耐磨层的镀液无效
申请号: | 88108933.8 | 申请日: | 198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0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濬;朱宝亮;张贤华;梁绵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3/56 | 分类号: | C25D3/56;C25D5/06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瑞溥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刷 镀法刷镀铅 铜减摩 耐磨 | ||
本发明涉及在零件上电镀减磨耐磨层的镀液。
在各种机器及车辆中有大量的摩擦副,如轴与轴瓦、汽缸套与活塞环等,这些摩擦副在运动过程中都要产生摩损,从而使零件损坏,为了延长摩擦副零件的工作寿命,就要改善其摩擦面的表面状况,采用减磨耐磨层来改善摩擦副零件的表面状况是最常见的方法。国内外一般采用电镀铅-锡-铜减磨耐磨层。用电刷镀铅-锡-铜减磨耐磨层所用镀液为酸性镀液,由氟硼酸铅、氟硼酸亚锡等物组成,有很强的腐蚀性,在电镀过程中产生气体使人有窒息感,且其废水中含有大量氢氟酸,污染环境,给废水处理增加很多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基本没有腐蚀性的镀液。
本发明镀液的构成是采用碱性盐类的水溶液。以硫酸铜、乙酸铅、氯化亚锡为原料,形成焦磷酸铜,焦磷酸锡,焦磷酸铅为主盐,焦磷酸钾为主络合剂,柠檬酸三钠为辅助络合剂,硝酸钠为辅盐,树胶为添加剂,溶液呈碱性。
本发明镀液的具体配方如下:
镀液组成
主盐 焦磷酸铅 28.4~35.5g/l
焦磷酸锡 6.94~13.9g/l
焦磷酸铜 1.2~4.8g/l
主络合剂 焦磷酸钾 K4P2O7·3HO 380~500g/l
辅助络合剂 柠檬酸三钠 Na3C6H5O7·2HO 20g/l
辅盐 NaNO320g/l
添加剂 树胶 1.5g/l
配置后的溶液PH值为8.5~8.8
镀液配置过程:
Ⅰ)以一升溶液计各成分的重量为:乙酸铅36.7~45.8g,氯化亚锡7.1~14.3g,硫酸铜2.0~7.9g,焦磷酸钾406.6~542.3g,柠檬酸三钠20g,硝酸钠20g,树胶1.5g。
Ⅱ)将乙酸铅36.7~45.8g和焦磷酸钾18.6~23.2g用温水溶解后混合,澄清,去除清水,再加自来水,搅拌,澄清,去掉清水,过滤得到Pb2P2C7的白色沉淀。
Ⅲ)用同样的步骤将氯化亚锡7.1~14.3g与焦磷酸钾6.5~13.0g制成Sn2P2O7的沉淀。
Ⅳ)用硫酸铜2.0~7.9g和焦磷酸钾1.5~6.1g按上法制成Cu2P2O7。
Ⅴ)将焦磷酸钾380~500g用热水溶解,水温为60~70℃。
Ⅵ)先将Pb2P2O7溶入焦磷酸钾溶液中,完全络合后,将Cu2P2O7加入,使其完全络合。
Ⅶ)称取柠檬酸三钾20g和硝酸钠20g,用少量热水溶解后,加入镀液中。
Ⅷ)将树胶1.5g用热水溶解后加入镀液。
Ⅸ)将镀液冷至室温后将Sn2P2O7加入镀液中,使其完全络合。
Ⅹ)用磷酸水溶液或KOH水溶液调整溶液的PH值达到前述标准。
用本发明的镀液电刷镀零件不产生腐蚀性气体,废水无腐蚀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补交)
用本发明的镀液电刷镀汽车轴瓦可采用如下工艺:
具体刷镀工艺如下:
①电净处理:主要用于表面除油,可用电净液刷镀金属表面,电压为8~12V。
②活化处理:被镀基体金属表面电净后,用活化液刷金属表面,电压为12伏,反接。
③刷镀快速碱性镍底层,厚度为1μ左右。其镀液组成为:
硫酸镍 250g/l,
柠檬酸 110g/l,
无水硫酸钠 20g/l,
氯化铵 22g/l,
最后用NaOH调整镀液酸碱度使PH=7.5,也可购买商品快速碱性镀镍液。
④刷镀Pb-Sn-Cu镀层,电压为6~8伏(电流:20~40A/d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8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