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宁B”制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88108959.1 | 申请日: | 198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74A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解放军总后勤部第八职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08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贵州省贵定***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宁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来说,涉及制备中成药注射剂的方法。
颈椎病是常见的中、老年多发病,其并发症也很多。长期以来,人们都在探索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人在多年研究中,通过对张仲景等历代医家数十个秘方所用活血药物的统计学处理,重新拟定出一种主治颈椎病伴有头昏、眩晕、失眠等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药物-“颈宁B”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颈宁B”制剂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方法是:
第一步,用酒精提取菌灵芝的有效成份;
第二步,取由丹参和枸杞为主要成份的一组药材,加蒸馏水煎煮2~3次,将煎煮液合并,蒸发浓缩后,用醇沉法滤去沉渣,再加适量注射用水,煮沸后放冷,置冰箱中过夜。次日过滤,直至药液澄清。
第三步,取注射用水适量加温后,加入苯甲醇与吐温-80,摇匀,与第一步、第二步制得的药液混匀,再加注射水全量,再经精滤、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发明人在长期研究实践中,探索出第二步所用的药材中除丹参、枸杞两种主要成份外,为了提高药效,还须加入菊花、首乌二味中药作为次要成份,所用这四味中药的比例依次为10∶3∶3∶3。而第一步中所用的菌灵芝的量为第二步中丹参用量的二分之一。
在制备“颈宁B”制剂的第二步过程中,煎煮药液的时间为每次40分钟,醇沉时加入95%乙醇应使药液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过滤,又添加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80%,再静置24小时后过滤;置冰箱中控制温度在0~7℃为宜。
在第三步过程中,加入苯甲醇和吐温-80的量一般分别为制剂成品总量的1%(体积)。如过多,或在加热、灭菌过程中,会出现“起曇”现象,应趁热振摇,勿使药液分层。
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制备药效好、纯度高、质量可达肌肉注射优质品要求的“颈宁B”制剂,它主要用于颈椎病伴有头昏、眩晕、失眠等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患者,有活血化瘀作用,兼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故又能调节血压,增加肾血流量,利尿、消肿。
以下实施例可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第一步取菌灵芝600克用酒精提取有效成份后备用;第二步取由丹参1200克、菊花360克、枸杞360克,首乌360克组成的药材,加蒸馏水盖过药面、煎煮3次,每次40分钟,合并煎煮液、浓缩至700毫升;加入95%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70%,静置48小时后过滤,添加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80%,静置24小时后再过滤,滤液用蒸馏法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再加适量注射用水,煮沸后放冷,置于冰箱中过夜,冰箱内温度控制在0~7℃,次日过滤,然后再沉淀、再过滤,直至药液澄清;第三步取注射用水适量加温后,倒入苯甲醇与吐温-80各30毫升,摇匀,与第一、第二步制得的药液混匀,加注射水至全量,用G3号垂熔玻砂漏斗精滤,灌装于容器或安瓿瓶中,通过100℃蒸汽30分钟灭菌,制得成药共3000毫升。
实施例2,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第一步所用菌灵芝为300克,第二步用丹参600克,菊花180克,枸杞180克,首乌180克,浓缩的煎煮液量为500毫升;第三步所加苯甲醇和吐温-80的量各为15毫升。制得成药1500毫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解放军总后勤部第八职工医院,未经解放军总后勤部第八职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8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