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聚合的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9162.6 | 申请日: | 198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01A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06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喜·艾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克斯尼产品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02 | 分类号: | C08F210/02;C08F210/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任宗华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 聚合 新方法 | ||
1、一种生产基本无规的主要由乙烯和丙烯组成的共聚物的方法,该法包括在约130°F至约175°F温度和足以保持丙烯为液相的反应压力下,在有约0.7%至约3.0%(摩尔)氢气(按单体原料计)并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使约70%至约96.5%(重量)丙烯与约3.5%至约30%(重量)乙烯反应,催化剂含下列组份:
(a)按下列方法制备的固体催化剂组份:
(ⅰ)不加电子绐体,共粉碎摩尔比为约8∶0.5至约8∶3的囟化镁载体和三囟化物,
(ⅱ)然后不加电子绐体的情况下共粉碎步骤(ⅰ)的产品与足够量的四囟化钛,使囟化镁与四囟化钛的摩尔比为约8∶0.4至约8∶1;
(b)一种复合催化剂组分,包括约15%至约100%(摩尔)的每个烷基具有1至9个碳原子的三烷基铝与约85%至约0(摩尔)的烷基铝囟化物的混合物,该烷基铝囟化物每分子至少具有一个囟化物基团并且烷基中具有1至9个碳原子,混合量应足以使Al/Ti比范围为约50∶1至约600∶1;
反应后获得一种基本无定形、无规乙烯-丙烯共聚物,以13CNMR光谱测定其主构规整度指数范围为约2.5至约4。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的各囟化物是氯化物,各烷基是乙基。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压力为约400至约550磅/平方英寸(表压),温度为约150°F至约160°F。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囟化镁与三囟化铝之比为约8∶1至约8∶1.5。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囟化镁与四囟化钛之比值为约8∶0.4至约8∶0.6。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复合催化剂混合物所含三乙基铝为约40%至约60%(摩尔)。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催化剂成分约100%是三烷基铝,获得的共聚物的乙烯含量不超过15%(重量)。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Al/Ti比保持在约90∶1至约300∶1。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以加入的单体总量为基准计,氢气保持在约1.2%至约2.5%(摩尔)。
10、以平均停留时间为约1小时至约3小时的连续条件下进行权利要求1的方法。
11、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反应浆液的固含量保持在约30%(重量)至约60%(重量)。
1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催化剂组合物的活性至少为7000磅聚合物/磅钛催化剂/小时。
1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获得的共聚物的熔体粘度在375°F下为约100至约25000厘泊。
1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获得的共聚物的环球法软化点为约235°F至300°F。
1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获得的共聚物的针入硬度值为约10至75丝米。
1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获得的共聚物的间隔时间为约10至约60秒。
17、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获得的共聚物的总灰分小于约500ppm。
18、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获得的共聚物的钛含量不超过2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克斯尼产品公司,未经雷克斯尼产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91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