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机控制频率捷变磁控管及技术无效
申请号: | 88109996.1 | 申请日: | 198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24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第七七二厂 |
主分类号: | H01J23/10 | 分类号: | H01J23/10;H03L7/00;G01S7/36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控制 频率 捷变磁控管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雷达装置的微机频率捷变控制管及使用技术,即频率捷变系统采用了微机控制与步进电机磁控管技术。属电子管应用技术领域。
磁控管是雷达的心脏,频率捷变磁控管又是捷变技术的核心,现有的频率捷变磁控管采用的如附图2所示的变频结构。这种结构其磁耦合是相当弱,当管外的马达一停里面还要转一下,即调谐环的惯性致使磁控管的频率与时间有较强的关联,所以变频不灵活,易被对方测定变频规律,从而使雷达的反干扰能力下降。另外这种结构的驱动是靠一个带锁频装置的伺服马达,其锁频装置结构如自行车上的飞,倒停,可想其反应速度之慢,锁频时间之长(达数秒钟)。由于上述问题的原因,导致了用现有的频率捷变雷达是无法实现微机控制,也无法实现随机捷变和频率自适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微机控制频率捷变磁控管及技术,实现微机控制频率变化及随机捷变和频率自适应,从而大大提高其雷达的抗干扰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微机控制频率捷变磁控管,主要由阳、阴极、磁路和调谐机构所组成,其调谐结构如附图1所示。它主要由外调谐机构(结构如附图3所示),磁齿轮以及调谐机构组合(结构如附图4所示)组成。其中的外调谐机构主要有步进电机,紧靠步进电机的端部两侧有悬浮支架,在二个悬浮支架的中间有连接盘,紧靠在连接盘下端装有无机粘接剂,在悬浮支架底部装有霍尔传感器,管子的下端二个角处是二个支持筒互相对应,紧靠在连接盘下部二侧有二个旋筒相对应,其旋筒内侧装有外磁块。磁齿轮设在管内、外之间,磁齿轮主要由内、外磁块所组成。而内、外磁块的中间设置了调谐机构组合。这样的结构其结果1、磁耦合力矩比现有技术结构增加30倍;2、锁频时间可缩短20倍,达到≤200ms。在外调谐机构内由于采用步进电机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伺服马达,这就为实现微机控制、实现灵活多变的随机捷变和频率自适应以及为开环跟踪和脉组动目标显示创造了条件。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另外调谐机构组合是有装配轴承,紧靠装配轴承的内侧是内极靴,其外侧是上极靴组合,靠近内极靴的内侧装有一个螺母,本结构的右上侧装有内磁块。
微机控制频率捷变磁控管的使用技术是指,适合磁控管的微机系统和减少磁控管打火对微机干扰的技术以及频率读出技术。
实施情况:
本发明对现有非相参捷变频雷达,在性能上有重大的改进,它可广泛适用于警戒、引导、炮瞄、制导等各种雷达,也适用于旧雷达的改装、可获得新的反干扰能力,有较可观的经济效益,本发明具有很强的反干扰和反百舌鸟式导弹的能力。在实战、学习试验中取得反掉干扰的积极效果。
附图1是本发明调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现有技术调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中的外调谐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中的调谐机构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1是外调谐机构、2是外磁块、3是内磁块、4是调谐机构组合、5是磁齿轮、21是伺服马达、22是磁耦合、23是管壳、24是调谐环,25是轴承,31是支持筒、32是外磁块、33是旋筒、34是连接盘、35是步进电机、36是无机粘接机、37是霍尔传感器、38是悬浮支架、41是装配轴承、42是上极靴组合、43是内极靴、44是螺母、45是内磁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第七七二厂,未经国营第七七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9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梳洗
- 下一篇:用于知识处理的电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