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柔性喷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00092 | 申请日: | 1988-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0092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生;田锺庸;冯新瑞;刘广海;张大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继生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宣武区陶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喷砂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构件表面处理的新型喷砂装置。
现有喷砂(包括钢丸等工作介质)作业通常须在专用喷砂箱内进行,以便于工作介质的回收,而对于那些喷砂箱无法包容的大型构件,则多采用放散式作业法,喷出的砂子得不到回收,不仅造成很大浪费,而且由于只能使用劣质河砂而影响表面处理的质量,使热喷涂等表面技术在诸如大型管道、水闸、球罐等重要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不受构件形体尺寸限制的高效能的喷砂装置。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柔性喷砂装置主要由喷枪、密封附件及密封罩组成。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罩的边缘部分可通过密封附件随形贴附在欲喷砂构件表面或置放构件的底座上,形成对构件局部或整体的包容。该密封罩上可设有透明观察窗或整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为满足操作及废气排出等需要,在密封罩上还设有若干必要的孔。喷枪接通气源后,砂子被高速喷射到构件表面上。废气经排气孔逸出,而工作后的砂子则由密封罩回收。对密封罩不能整体包容的大型构件,则通过移动密封罩来实现对整个表面的喷砂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该喷砂装置采用可随形贴附在构件表面上的柔性密封罩解决了喷射出的砂子的回收复用问题,因而有效地拓展了喷砂工艺的应用范围,为大型构件的表面处理提供了新途径。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实施例1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纵向剖面图。
参照图1,该喷砂装置由喷枪〔1〕、吸砂管〔2〕、密封附件〔3〕及密封罩〔4〕组成。密封罩〔4〕的边缘部分可靠其上间隔设置的由磁铁构成的密封附件〔3〕随形贴附在球形构件〔5〕表面上,密封罩〔4〕上还设有透明观察窗〔6〕、排气孔〔7〕、操作孔〔8〕及气管通出孔〔9〕。工作时,先将一定量的砂子装入密封罩〔4〕的底部,当喷枪〔1〕接通气源后,砂子便经吸砂管〔2〕进入喷枪〔1〕并被高速喷射到构件〔5〕表面上,喷砂中的废气经排气孔〔7〕逸出,而工作后的砂子则落回到密封罩〔4〕的底部并经吸砂管〔2〕进入新的工作循环。完成密封罩〔4〕包容表面的喷砂作业后,再通过移动密封罩〔4〕,实现对构件〔5〕整个表面的喷砂作业。
参照图2,该喷砂装置与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1)密封罩〔4〕整体用透明材料构成,将管状构件〔5〕沿园周方向包容,而两端与构件〔5〕间的密封则靠由绳索构成的密封附件〔3〕完成。(2)密封罩〔4〕的下部有一出砂口〔10〕,使砂子可以排放到贮存供砂器〔11〕内,以减轻密封罩负担及便于砂子更换。
图2所示喷砂装置也可采用压力式喷砂枪喷砂,此时贮存供砂器〔11〕应有较大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继生,未经张继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