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螺旋焊制钢管切割随行机无效
申请号: | 88200101 | 申请日: | 1988-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010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奚道岩;李桓;蒋文元;程国光;郑浩;王荣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3K15/00 | 分类号: | B23K15/00;B23Q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玉平,杜秀珍 |
地址: |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钢管 切割 随行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螺旋焊制钢管切割随行机的改进。
在螺旋焊制钢管的连续生产过程中,焊成的钢管要按一定的尺寸切断,并切出坡口。传统的切割方法是:(1)飞铣法,其圆周切断速度一般不超过1.2米/分;(2)火焰切割法,其切断速度一般在0.7米/分以下。这两种切割方法,都不能满足螺旋焊制钢管生产线上快速切割的要求,尤其是在高频焊螺旋管生产线上,送板速度和出管速度分别达5米/分和3.5米/分,约为埋弧焊螺旋管的2-3倍。目前国内制管厂家在高频焊螺旋管生产线上,采用人工持枪跟进气割切断,这种切割方法,工人劳动强度大,易灼伤,切口质量不高,成品率较低,管端尚需进行二次切割,浪费材料多。
采用等离子切割可以达到螺旋焊制钢管生产线上快速切割的要求,切口光洁,工件变形小,但必须配置相应的切割随行机。
国内制管厂现用的切割随行机多为飞铣法专用的夹管器,夹管器要承受飞铣的切削力,夹管器靠夹紧块与管壁间的摩擦力进行夹紧,夹紧块由气缸驱动进行工作,各传力机构的结构尺寸大,力的有效利用率仅占原动力的10-15%,驱动夹管臂的气缸活塞直径在φ250mm以上,采用双活塞,推力达5000公斤力以上,因此夹管器体积庞大,夹管器自重约5000公斤。
还有一些气割专用夹管器,其夹紧仍是靠卡爪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的,但结构仍较复杂、庞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螺旋焊制钢管生产线上使用的经济、实用、轻便、可靠的热切割随行机。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螺旋焊制钢管切割随行机是由导轨、车架、车轮组合,可调升降底座、夹管器、割枪浮动器、返程装置等部件组成的,可调升降底座、夹管器、割枪浮动器、返程装置都安装在槽钢焊成的车架上,车轮组合通过轴架与车架浮动式装配连接在一起,车轮支承在导轨上,整个随行机在导轨上往返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夹管器的刀轮和平衡滚轮由气缸,双曲面凸轮、夹管臂、推杆、驱动刀轮和平衡滚轮将焊成的螺旋钢管夹紧,刀轮以其刃口楔入管外壁,平衡滚轮与刀轮相对应,作为辅助轮,平衡滚轮轮缘平钝,不楔入钢管壁。这样采用双臂双轮夹紧使钢管受力均衡,对随行机不增加复载。由于刀轮楔入管壁,用此楔紧力,使随行机以螺旋钢管出管时的螺旋运动为动力,带动随行机在导轨上沿出管方向运动,刀轮和平衡滚轮将钢管夹紧后,即可燃弧切割,钢管旋转,两轮沿管外壁滚动,其滚动轨迹为一封闭平面圆,割枪装在割枪浮动器的架枪环上,割枪即将钢管在圆周上割断。借助于浮动器从而保证割枪割咀端部与钢管表面的距离保持恒定,割枪浮动器采用双向弹性调节,浮动器端部装有万向轮,万向轮沿管壁表面自行导向。为满足各种不同直径钢管的切割,夹管器装在可调升降底座上,以便在高度方向上进行调节。夹管器的刀轮和平衡滚轮又可在各自的支座上相对被切管的中心线的垂直方向水平调整,为保证刀轮回转轴线与钢管中心线平行,在刀轮的推杆上装有蜗轮副,以便调正。刀轮和平衡滚轮的推杆尾部装有弹簧,以调节对钢管的夹紧力,另外,当钢管不圆或焊缝凸起部位通过两轮时,通过该弹簧自动作适应性调整。夹管器的夹紧力靠凸轮和夹管臂的力放大机构将气缸推力放大而取得。
切割完毕,随行机由返程装置驱动返回原位,进行下一次循环。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称的螺旋焊制钢管切割随行机操作方便,动作准确、轻快,结构紧凑,重量轻,最大夹紧力为60kgf,小车移动所需牵引力小于10kgf,坡口角度为30°-35°,切斜偏差小于1.5mm,返程速度8-10米/分,整机重量为225kgf,气缸活塞直径50mm,这种随行机适于螺旋焊制钢管的生产线上随机热切割,对于壁厚8-6mm的各类钢管,线切割速度可达3-3.8米/分。
本实用新型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附图说明:
图1-螺旋焊制钢管切割随行机总体结构图
图中,1-导轨;2-车架;3-车轮组合;4-可调升降底座;
5-夹管器;6夹臂弹簧;7-返程装置;8-割枪浮动器。
图2-车架结构图
图3-可调升降底座结构图
图中,9-底板;10-侧板
图4-夹管器结构图
图中,11-气缸支座;12-气缸;13-底座;14-托架;
15-弹簧;16-推杆;17-刀轮调正装置;18-刀轮;
19-平衡滚轮;20-托板;21-夹管臂;22-双曲面凸轮。
图5-双曲面凸轮
图6-刀轮图
图7-刀轮调正装置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未经天津大学;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