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汽车尾气净化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0387 | 申请日: | 1988-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038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林;郑菁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鞍钢无缝管材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F01N3/10 | 分类号: | F01N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楼艮基,张慧 |
地址: |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净化 消声器 | ||
汽车尾气净化消声器是用于汽车废气治理和消除发动机噪声的。
它一般由进气管、壁上开有通气孔的内筒、外筒、尾管、前端盖和后端盖组成,内筒中装有颗粒状混合轻稀土催化剂。净化消声器的结构根据气流通过催化剂床层的方向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1)上流式,气流从催化剂床层的下方进入,其纵剖面见图2;(2)下流式,气流从催化剂床层的上方进入,其纵剖面见图2;(3)侧流式,气流从催化剂床层的一侧通过,其横剖面与图1或图2同。(4)轴流式,气流从与内筒的轴线平行或成一定的角度通过,见图3。上述各种形式的共同缺点是:提高净化效果与降低气流阻力相互矛盾,为了提高净化效果必须相应增加床层厚度,但气流阻力也随之加大了;其次,其催化剂床层不同程度地与外筒直接接触,并向外界散热,从而降低了净化效率。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幅射式结构的净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在内筒中,有一个与进气管和内筒共轴线的中心管,在中心管和内筒的壁上都开有长方形通气孔,在中心管和内筒之间装有颗粒状混合轻稀土催化剂,在外筒和尾管之间有一个锥形收缩管。气流从进气管进入中心管然后成辐射状沿内筒的半径方向通过催化剂床层到达内、外筒之间的空隙中,接着进入锥形收缩管并沿尾管方向排出。在催化剂体积和净化消声器的尺寸一定时,可使气流与催化剂充分接触,而且由于催化剂床层和外筒之间被催化反应后的高温废气层隔开,对催化剂起了保温作用,有利于提高净化效果;催化剂床层同时还对中心管内的气流起着予热作用,这对催化剂的起燃是有利的;另外,在同样的气流速度下,由于催化剂床层的厚度减小,阻力也相应下降,从而提高了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燃料经济性能。通气孔由一般常用的圆形改为长方形,也消除了催化剂堵塞现象,保证了气流畅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是内筒和中心管都做成圆锥形的,锥度在(3~4):(5~6)之间,对于保证气流均匀地通过催化剂床层起了良好的作用。
实施例:
催化净化器所有的材料都由CT3普通碳钢构成。内筒和中心管的锥度为3:5。长方形通气孔的面积为3×20mm2,每两个孔的轴向间距为3mm。每二排孔的距离也为3mm。相邻两排的孔都是交叉放置的。在前端盖上还开有一个送料孔,催化剂可通过它放入内筒中。
实验数据如下:
1、净化效果:尾气中CO含量从7.5%下降到0.6%,HC从5000ppm下降到500ppm,即净化效果都在90%以上,使汽车排放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2、消声效果,整车噪声值(db)与原车消声器相当,即加速噪声均在88分贝左右,且中低速匀速噪声还要好些(指130型汽车)。
3、燃料经济性,实测百公里油耗与原车消声器相当,即13.6升左右。
4、动力性,实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时的排气管阻力表明,本装置净化消声器比原车消声器小5毫米水柱,即不影响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上流式净化消声器纵剖面。
1 进气管;
2 尾管;
3 外筒;
4 颗粒状混合轻稀土催化剂;
5 内筒;
图2:下流式净化消声器纵剖面。
图3:轴流式净化消声器纵剖面。
图4:辐射式净化消声器纵剖面。
6 中心管;
7 前端盖;
8 后端盖;
9 送料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鞍钢无缝管材制品厂,未经北京工业大学;鞍钢无缝管材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锯机上锯轮弹性浮动支承装置
- 下一篇:家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