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糕点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88200809.9 | 申请日: | 198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0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涌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商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1C15/02 | 分类号: | A21C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糕点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糕点成形机,属食品机械类,适用于专门生产黄油饼等饼状糕点。
现以黄油饼为例,黄油饼是一种很受消费者欢迎的糕点,其传统的生产方法是,人工将和好的面擀成薄饼状,用薄壁嵌模,手工嵌压成形。其缺点是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卫生状况不好,以及饼的薄厚不均等。再者,由于黄油饼的面含植物油,黄油,食糖和水,其特点是粘而糟,因此现有生产糕点的设备和模具不能适用黄油饼的生产。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保留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采取机械压饼,机械成形的黄油饼成形机。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如按每分钟生产120片黄油饼计,使用本实用新型可比人工提高工效5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所在是采用转动的上模与转动的下模之间的相互啮合,来实现黄油饼的成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加以阐述。
图1,机械原理传动图。
图2,黄油饼的成形过程示意图。
图中序号的说明。
1、电机,2、减速器,3、链轮,4,链轮,5、齿轮6、齿轮,7、齿轮,8、齿轮,9、转轴、10、下模体,11、空心轴,12、上模,13、转轴,14、转轴,15、压面辊,16、转轴,17、压面辊,18、齿轮,19、齿轮,20、轴承,21、输送带,22、面,23、余料,24、黄油饼,25、导板。料,24、黄油饼,25、导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见图1)。在转轴(9)上装有薄壁桶状的下模体(10),在下模体(10)的圆周曲面上开有按生产工艺要求制成的等距的若干个圆孔,此圆孔即为下模。从下模体(10)的内部向外伸出一输送带(21)。在转轴(13)上装有一空心轴(11),其目的是既可减轻重量又便于固定上模(12),空心轴(1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可为圆,也可为正多边形,但以正多边形为宜。现以空心轴(1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线为正四边形为例(见图2),在平面上装有四个薄壁桶状上模(12),其上模(12)顶端外边缘的曲线,是以O为圆心并与下模体(10)相切圆上的孤线。两圆直径可相等也可不相等,但转动的上模(12)和转动的下模体(10)相切时,切点的线速度应始终相等。转动时通过上模(12)和下模体(10)上的圆孔即下模之间的相互啮合将黄油饼压嵌成形。
黄油饼的整个成形过程(见图2),面(22)由压面辊(15)(17),压成片状经导板(25)到转动的下模体(10),因下模体(10)上的圆孔即下模和上模(12)是相互啮合的,当片状面(22)经过时即被压嵌成一个个的黄油饼(24),黄油饼(24)落在输送带(21)上送出,余料(23)从前面送出。
薄壁桶状上模(12)与下模体(10)上的圆孔即下模的设计,使在制饼时相互之间的啮合只是在边缘即圆周上至多有很小的两处与片状的面(22)接触,由于接触面小,有效的解决了黄油饼的粘连和不易脱模等问题。其制饼的压嵌方式,既可由圆周运动来实现,也可由往复运动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商业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商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0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水冷却空气密封潜水电泵
- 下一篇:光照玻璃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