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电自保多功能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0916.8 | 申请日: | 198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3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金川 |
主分类号: | H01H51/01 | 分类号: | H01H5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电 自保 多功能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电动机实行可逆运转、Y-A切换以及控制机电设备交替运行的多功能控制电器。
在电力拖动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电动机的功率,提高功率因素,有效地节约电能,在起动和运行过程中往往随着负荷的变化用手动或自动实行Y-A切换;在控制系统中有不少场合需对电动机实行可逆运转或控制机电设备交替运行。目前,要实现上述控制,一般都要用数只结构、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並要带电运行的交流接触器进行交替工作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控制中所存在的不足,目的要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工艺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运行不耗电能、並具有多种控制功能的新型电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打破了控制器传统的设计思想,利用瞬间通电来实现各种工作状态的转换;利用永久磁通在工作气隙中产生的吸力来维持断电自保;通过接线螺钉不同的接线方法来实现多种控制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和特性作具体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手动控制电动机正逆转电原理图
图4是手动控制电动机Y-A切换电原理图
图5是手动控制机电设备交替运行电原理图
图6是用于自动控制场合的电原理图
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动铁心(15)、磁轭(7)、骨架(5)、线圈(14)、永久磁铁(6、6′)左右各三对动、静触头(1、2及10、9)、固定动触头的活动支架(13、16)、固定静触头及接线螺钉的固定支架(12、18)、吸合控制触头(K1、K2)、释放控制触头(K3、K4)、整流二极管(D1、D2)及平衡弹簧(4)等组成。
动铁心(15)安置在骨架(5)的中心,两端经非导磁金属连杆(11、17)与活动支架(13、16)连接,並能在骨架(5)的中心往返运动。二块永久磁铁(6、6′)和二只整流二极管(D1D2)分别装在骨架上下及前后中间的凹槽内。骨架(5)固定在已构成闭合磁路的磁轭(7)内。不同构造的吸合控制触头(K1、K2)和释放控制触头(K3K4)装骨架前后中部两侧,其闭合或分断受活动支架(13、16)控制。
二、工作原理
参照图2所示,当按下按钮QA1时,电流经吸合控制触头K1,整流二极管D1整流后由a点流入线圈,b点流出回电源,形成回路。在中心磁路中由工作电流产生自右向左的工作磁通φI,它和磁路中的永久磁通φO叠加后在左、右工作气隙1和2中出现大小不同的合磁通。右端φ2合=φI-φO,左端φ1合=φI+φO,由于φ1合远大于φ2合。故合磁通在工作气隙中产生的电磁吸力和动铁心侧表面的漏磁通与线圈电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螺管力共同作用下,动铁心向左运行,带动左、右两侧的动触头运动。尽管动铁心运动到还未完全吸合前就因触头K1断开而切断了工作电流。但此时由于左端工作气隙大大减少,永久磁通产生的吸力及运动铁心的惯性力和剩磁吸力作用下,能确保动铁心完全吸合並自保,右侧的动、静触头闭合,机电设备进入一种运行状态。
当按下按钮QA2时,工作电流经整流二极管D2整流后由b点流入线圈,a点流出,经吸合控制触头K2回电源,形成回路,同理可知,此时动铁心向右吸合並自保,左侧动、静触头闭合,机电设备进入另一种状态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金川,未经徐金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09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质介电特性测试系统
- 下一篇:PTC恒温型卷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