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子降温帽无效
申请号: | 88201026 | 申请日: | 1988-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102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韩林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林才 |
主分类号: | A42B1/00 | 分类号: | A42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淑芳 |
地址: | 上海市仙霞***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降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降温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降温帽。
已有的各种安全帽、钢盔等帽子,只能起到保护人体头部免受外部物体直接撞击的作用。另外,由于帽子阻挡了头部热量的散发,当外界气温较高时,戴着帽子会造成头部异常闷热,头部过高的温度进而会使人思维迟钝并造成生理上的不适甚至痛苦。对于在井下操作头戴矿工帽的矿工及在酷热环境下活动戴着钢盔的战士来说,这种情况尤甚。
此外,在某些工作环境中,例如在轮船的轮机仓中或在野外等,会有异常的高温,即使不戴帽子,头部也会极不舒服。
为了降低过高的温度,人们采用各种空调设备,但这些设备只适用于降低室内温度,且受到价格的限制。而其他降温物质,例如冰,对于前面提到的各种情况,显然也不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人体头部一定范围内的温度的电子降温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途径实现。在各种具有硬质帽身的帽子上,例如在矿工帽和钢盔上开出一个孔,孔内装一个电子降温装置,该装置包括由附带电源供电的致冷器件、将人体头部热量传给致冷器件的传热装置和将致冷器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界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分别处于帽子的内部和外部,并紧紧夹住所述致冷器件。
具体的结构将通过附图和实施例揭示出来。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包括的电子降温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现在参见图1,其中,在电子降温装置20中,标号1指的是一个作为致冷器件的冷堆,冷堆1的两端用导线21、22连接电源(未示出)。冷堆1的发热面23与一散热板2的一个表面贴紧,冷堆1的冷却面24紧贴导热块3,且相互贴紧的面大致相等。通过螺丝5将导热板4与导热块3固定在一起,形成紧密接触。导热板4与散热板2用长脚螺丝9和螺帽12连接,由图中可看出这两块板的面积较大。标号10指的是一种塑料隔热套,它使螺丝9与散热板2不直接接触,从而防止了热量传递回导热板4。在导热块3和致冷器件1周围包有隔热材料11,例如泡沫塑料。在导热板4上套有套袋8,袋内装有缓冲部件7,部件7内部容有液体导热媒介6,既起到导热作用,又起了缓冲作用。所述导热媒介6可以是导热脂、水、甘油等。套袋8和缓冲部件7都用较容易导热且软质致密的材料制成。导热板4、导热块3和散热板2可用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制成,最好由比重较小的铝制成。
参见图2,图中所示出的是一种矿工帽,它包括帽身13、矿灯14、导线15和电瓶16。在帽身1的前部开出一个安装孔,将图1中的电子降温装置安装其中,这时,导热板4及缓冲部件7和套袋8处于帽子内部,而散热板2处于帽子外部,安装孔的孔径大小应能容导热块3和致冷器件即冷堆1穿过。螺丝9穿过开在安装孔旁的小孔,从而将电子降温装置20固定在帽身13上。同图1中所示出的,在导热块3和冷堆1周围包上隔热材料11,以隔绝与外界的热交换。冷堆1也采用电瓶16作电源。
显然,前述电子降温装置也可装在其他类型的帽子上,例如装在钢盔、安全帽上。其安装方法不变,只不过还需要带上一个电源。所述电子降温装置也可采用电池作电源。
另外,考虑到安装上的需要,类似于在导热板4和冷堆1之间插入导热块3,在散热板2和冷堆1之间也可插入另一导热块。
在所述电子降温装置中的冷堆1通电以后,热量从冷堆1的冷却面24传输到发热面23,因此,与套袋8接触的人体额部(未示出)的热量经套袋8、缓冲部件7、导热板4和导热块3传到冷堆1的冷却面24,然后输送到发热面23,被与发热面23贴紧的散热板2散发到外界,就这样降低了人体额部的温度。一定的导热板4和散热板2决定了套袋8表面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改变导热板4和散热板2的面积和体积,该最低温度也随之而变。这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另外,散热板2和导热板4也可以根据需要做成各种外形。套在导热板4上的套袋8和套袋内装有导热媒介6的缓冲部件7,其作用在于避免人的头部直接接触金属制的导热板4,起到缓冲作用,以保持帽子原有的安全防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林才,未经韩林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