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麻将牌无效
申请号: | 88201032.8 | 申请日: | 1988-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0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安琛 |
主分类号: | A63F9/20 | 分类号: | A63F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麻将牌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文体用品。是中、小学生练习数学的娱乐品。
传统的麻将游戏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趣味性较浓,但内容陈旧。市场上曾出现过的算术棋,由阿拉伯个位数及“+”、“-”、“×”、“÷”、“=”等符号构成,对幼儿认识数字有一定好处,也能搭些简单算式,但没有麻将游戏的趣味性,且局限在简单整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以数学运算为内容的麻将游戏,既有较浓的趣味性,又能循序渐进,适应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娱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把“数”刻在类似麻将牌的牌上,每只牌代表一个“数”,这个“数”可以在自然数集内,也可以在正数集、有理数集或实数集内,除“0”外,每个“数”都是乘法群(-1)K2m·3x·5PKEJ,m,n,pEQ中的一个元素。
本实用新型因为每只牌都是“数”,没有运算符号和关系符号,使三牌一组的麻将游戏形式容易实现。因为一副牌上的“数”全在同一乘法群内,使三只牌上的“数”易于建立等式,因为游戏可以在不同数集内进行,所以能循序渐进,适应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娱乐。加上编组的灵活性超过传统麻将游戏,故而有较浓的趣味性。
为了控制牌的只数,数字麻将牌分小学生牌和中学生牌两类。小学生牌是在正数集内用四则运算建立等式编组,上式中,k限取偶数,mn,P限取整数。中学生牌是在实数集内用七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对数)建立等式编组,上式中,k可取奇数或偶数、m,n为有理数,p一律取0。两类牌对基础质数和个位数等适当重复几只。牌的材料可以用塑、木或竹,也可以用纸制成卡片形式。
玩牌以两至四人为宜,玩法象打麻将,先将所有牌的数字面朝下,洗牌,整牌;接着从先取牌者开始按逆时针方向顺序取牌两次计八只,然后依次轮流取进一牌丢出一牌,保持每人手中有八只牌,直至有人加上自取或旁人丢出的牌,九只牌能编成三牌一组的三组等式为止。编成三组等式叫做“和”。首先“和”者为胜。
所谓三牌一组,在小学生牌中就是三只牌的“数”能用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建立等式,在中学生牌中就是三只牌的“数”能用七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对数)建立等式。如“2”、“3”、“8”三只牌在中学生牌中能编成一组,因为23=8,但在小学生牌中不能编成一组,因为用四则运算无法建立等式。
与打麻将相仿,允许利用旁人丢出的牌建立等式编组,这叫做“吃”。“吃”成的组明摊在桌上,不得更动。若非最终成“和”,每“吃”一牌,得丢出一牌。发生两人以上同时要“吃”一牌时,按逆时针方向确定先后。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两个实施例。
附图1是小学生牌的示意图。
附图2是中学生牌的示意图。
小学生牌共五十四只,其中整数牌四十二只,分数牌十二只。在整数中,除“0”和“1”外,都是仅含质因数“2”、“3”、“5”的数,最大数为“60”;分数都是既约的真分数,最大分母为“6”。
中学生牌共五十二只,其中有理数牌四十四只,无理数牌八只。中学生牌是小学生牌的扩展和提高,一方面,保留了小学生牌中并不含质因数“5”的整数和分母不超过“4”的分数,另一方面,扩大了“数”的范围,添加了负数、无理数及仅含质因数“2”、“3”的两位整数。
无论在小学生牌还是在中学生牌中,对任何一种运算都不是封闭的,尽管如此,因为一副牌上的“数”在同一乘法群内,在八只牌中建立等式的机会还是相当多的。
实施例一:
玩附图1的小学生牌,取到八只牌为:
“ 5/6 ”“0.6”“4”“8”“12”“16”“30”“32”
这里已有一个等式,或4+8=12,或4×8=32,或4+12=16。假定有人丢出“ 1/2 ”,可考虑用等式 5/6 ×0.6= 1/2 “吃”成一组,余下五只牌可灵活编成:
或“4”“8”“12”余下“16”“32”
或“4”“8”“32”余下“12”“16”
或“4”“12”“16”余下“8”“32”
用余下两牌进行四则运算,去掉超出范围的那些“数”(如“28”、“ 4/3 ”及大于“60”的数),和不可能再出现的“数”(如“16”),可“和”的牌有“48”、“2”、“ 1/2 ”、“4”、“ 3/4 ”、“40”、“24”及“ 1/4 ”。
实施例二:
玩附图2中学生牌,已有八只牌为:
“0”“1”“9”“24”“ 1/3 ”“- 1/2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安琛,未经王安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