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1034.4 | 申请日: | 1988-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2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魏振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振远 |
主分类号: | G08B13/26 | 分类号: | G08B13/26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丁洪学 |
地址: | 吉林省辉南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进一步说是属于报警雷达类产品。
防窃乃自古以来的安全需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报警装置也由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比较先进的报警器是根据多普勒效应制成的微波报警雷达(器)。这种报警器一般由探测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探测部分包括,微波组件,多普勒放大器,延迟电路,鉴别电路,输出电路。控制部分主要包括信号处理,音响、灯光显示或附带钟控,交直流变换等。当前国内外产品大都如此。对一项电子产品总是在不断被改进的,改进方向无非是两个,一是提高或增加功能,二是减化电路,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属于后者。
在探测器部分,本实用新型将微波振荡、发射、接收融为一个电路,具体结构如图1,其中BG1为超高频低噪声三极管,达到微波工作频率,W为微调电位器,R1为上偏置电阻,R3为负反馈电阻,C为振荡电容器,L为振荡线圈,C1为高频傍路电容器,R2为直流信号负载电阻。以上各原件构成一个典型LC自激振荡器,其振荡频率由半可变电容器C来控制,该电路振荡频率大致为600-1000MC,半导体三极管BG1的合适工作点用W控制选择,BG1产生的振荡波,由BG1的集电极通过 1/4 波长的直杆天线向空间幅射出去。当无人入侵时,由天线回收的电磁波频率与发射频率相同,无差频信号产生,这时V01电平是固定值(V01值取决于BG1的工作点)当有人入侵时,由天线接收收回电磁波频率发生改变,与发射频率产生差频,这一差频信号牵制LC自激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振幅发生改变,使V01直流电平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放大部分采用了电压并联和电流串联型双重负反馈直流放大电路,附图2为其原理图,其中BG2为放大管,联接成共发射极形式。R6为电流负反馈电阻,R4为偏流电阻兼作电压反馈原件,R5为直流放大负载电阻,C2为信号耦合电容。
在控制部分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对μA741运算放大器作为窗口电压比较器。其原理图为附图3,其中W1用以调整窗口上限电平,W2调整窗口下限电平,以此来控制封闭面积,VH-VL差值越少,则封闭面积越大,在无人进入封闭区时,VC<V02<VH此时V03、V03′,V03″均为低电平,执行部分不报警,当V02>VH时,则V03为高电平,V03′为低电平V03″为高电平;当V02<VL,则V03为低电平,V03′为高电平,V03″为高电平。半导体二极管D1D2和电阻R7组成“或”门,V03、V03′,V03″满足或逻辑关系,所以当输入直流电压一旦超过VH-VL范围电压,则输出V03″均为高电平用以触发报警,反之V03″为低电平不触发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振远,未经魏振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电子防盗控制器
- 下一篇:自动通风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