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玻璃纤维织机无效
申请号: | 88201049 | 申请日: | 198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104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盛;陈良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D03D49/20 | 分类号: | D03D4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上海市长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织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机,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织机。
目前,织造各种厚薄的玻璃纤维织物,如贴墙布、窗纱布、绝缘材料布、玻璃钢瓦等建筑材料布时,通常使用1511M或GA611型棉织机。但这种织机并不适合玻璃纤维织造工艺特点,常会使经纱折断或磨断,且由于卷装太小,频繁地拆卸卷布辊,导致劳动强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玻璃纤维织机,这种织机是在原有的GA611型棉织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这种织机适应玻璃纤维的织造工艺特点,经纱不易折断或磨断,且利用大卷装来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玻璃纤维织机,包括经轴装置,织造主机和卷布装置。其中所述卷布装置是一分离式大卷装结构,它包括一卷布辊机构和平面磨擦离合器。其中:
卷布辊机构包括一对固定于小墙板撑档上的、相对内侧面的上端各有一导向槽的支承导向架,两个并排靠近排列的、它们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一对小墙板上的糙面辊,以及一两端分别可滑动地位于一对支承导向架的各导向槽里的、下侧面同时紧贴两糙面辊表面的卷布辊;
平面磨擦离合器包括依次位于两糙面辊之一的伸出于一支承导向架的一端上的一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一轴壳固定在小墙板上端的轴承和一固定连接在端部的第一手轮,一有轴向通孔的、近端部固定在小墙板上的、横截面呈圆形的悬臂托脚,一空套在悬臂托脚上的、外侧的一端有挡肩并紧贴着悬臂托脚的外周台肩上的、另一端有外螺纹的轴套,从轴套的挡肩端到螺纹端依次空套在轴套上的一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一对分别位于第二齿轮两侧的磨擦片、一与织造主机上来的传动链条啮合的链轮、一对位于链轮两侧的并与链轮固连的隔离圈、一小轴套、位于小轴套上的一组碟形弹簧和一挡圈,一与轴套上的端部螺纹螺旋配合的、外周有一个以上突出端的大螺母,以及一中间轴与悬臂托脚上的轴向通孔滑动配合、中间轴的一端固定有一能随中间轴的旋转拨动大螺母的拨臂、中间轴的另一端突出于悬臂托脚的轴向通孔并安装一第二手轮的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改进在于,织造主机上的各导纱辊和导布辊均通过滚动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在主机机架上;织造主机提综处到后梁导纱辊的距离等于或略大于830毫米;主机曲轴上的歪轮的键槽前移1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玻璃纤维织机,这种织机利用分离式大卷装结构,既能降低劳动强度,又能调整纤维与布的张力;另外,这种织机能适应玻璃纤维的织造工艺特点,使经纱不易折断或磨断;此外,由于新型织机是在原有的GA611型棉织机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因此对于老机改造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省略织造主机的结构简图;
图2是分离式大卷装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卷布辊的局部剖面图。
参看图1,这是本实用新型玻璃纤维织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其中织造主机中与GA611型棉织机主机中相同的部分被简化省略了。本实用新型织机包括由虚线框1表示的织造主机,可拆卸地安装在织造主机1上的经轴装置2,和作卷布装置用的分离式大卷装结构3。
从经轴装置2里出来的经纱4通过织造主机1上的后梁5上的各滚轴,在提综处6处被开口,开口高度为t,然后在布纱分界处7(即织口处)经纱4被绞织成玻璃纤维布8,纤维布8通过织造主机1上的胸梁9上的各滚轴被导向大卷装结构3里的卷布辊10。
后梁5上的各滚轴包括通过滚动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在主机1机架上的第一导纱辊11,和通过滚动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在主机1的机架上的第二导纱辊12。
胸梁9上的各滚轴包括均通过滚动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在主机1的机架上的第一导布辊13和第二导布辊14,以及通过滚动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在托脚15一端的中导布辊16,托脚15的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机架芯轴17上。此外在胸梁9处还有一原有的、而在本实用新型内对导布不起作用的横梁18,以及一将纤维布8收紧的刺毛辊19。
在本实用新型中,提综处6的开口高度t与原来的GA611型棉织机的开口高度相同;但是提综处6到后梁上的第二导纱辊12之间的距离L1则比GA611型棉织机增加了100毫米左右,如果GA611型棉织机的提综处到后梁上的导纱辊之间的原有距离L0为735毫米,则现在的距离L1等于或略大于83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机械厂,未经中国纺织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