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便携式箱形两用童车无效
申请号: | 88201158 | 申请日: | 198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115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艾树林;崔昌渊;林晓越;翟旺;廖萍;宋士光;徐永才;孙哲;陈儒男;金长煜;李德魁;赵晶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二轻局设计室 |
主分类号: | B62K9/02 | 分类号: | B62K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吉林省吉林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两用 童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推、骑两用童车,特别是一种能迅速解体、并将零部件装入箱形车体内、便于携带和存放的童车。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童车多为功能单一、占用空间大、携带不便、存放更为困难。既便是能够折叠的童车,折叠后体积仍然很大、外形不规则、携带和存放仍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在二分钟内迅速组装或解体,并将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装入箱形车体内(约320×250×200毫米),而且可装配成三轮儿童自行车或三轮儿童手推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体后的零部件全部装入小箱内、小箱又兼有推车体和车座的功能,便于携带和存放;车把兼做推车把使用,变换车把的安装位置可装出自行车和手推车两种车型;前、后轮距及后轮距无级可调。适于家庭带孩子外出、旅游之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按下述方法实现的(参照附图1、2、3):
车梁组件(2)的立轴两端带有装夹车把(3)和车叉(1)的孔及锁紧装置,梁的右端插入用薄板制成的箱形车体(4)内的套管里,用锁紧装置(5)锁紧。车叉(1)的叉杆插入车梁组件(2)的立轴下端,用锁紧装置锁紧。后轮(11)制成半轴形式(轮与轴相对转动),分别插入箱形车体(4)下部的套管里,用顶丝(10)固定。脚蹬(16)的插入端制成半圆形或棱形,从左、右两侧插入前轮(17)的轴套内,用螺钉紧固。在折弯处铰接的护栏(6)下端带有机械掣子的插脚,分别插入设在箱体上的插孔内,靠机械掣子定位。把手(15)用来扩展车把(3)的使用宽度,二者之间用螺纹连接。至此,自行车已经构成。
改装手推车时,将接杆(7)的下端插入护栏(6)后边的槽内,用顶丝(8)紧固。将车把(3)连接到接杆(7)上端,用锁紧装置锁紧后做为推车把使用。脚踏板(14)可用钢丝或薄板制成,上端装有弹性夹,夹在车梁上,下端弯成钩状,挂在箱形车体(4)前边的孔里。可将脚蹬(16)卸下来放入箱内,即装成了手推车。推行时,前轮(17)做为活络脚轮使用。
解体时,先将护栏(6)取下,打开在一侧与箱体铰接的箱盖(12),分别将各零、部件卸下,装入箱内,车梁组件(2)转90°后推入套管内,重新锁紧即可,盖上箱盖,扣好搭扣(13)就完成解体工作。拎手(9)供提携箱子之用。
附图说明:图1便携式箱形两用童车示意图。
图2、俯视图、图3、装箱立体图
图中:1、车叉、2、车梁组件、3、车把、4、箱形车体、
5、锁紧装置、6、护栏、7、接杆、8、顶丝、
9、拎手、10、顶丝、11、后轮、12、箱盖、13、搭扣、14、脚踏板、15、把手、16、脚蹬、17、前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二轻局设计室,未经吉林市二轻局设计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水下充气增氧机
- 下一篇:一种硬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