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木材脱脂釜无效
申请号: | 88201203 | 申请日: | 198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120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振;邓建炎;吴海波;罗晓威;曾浩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三明重型机器厂 |
主分类号: | B27M1/00 | 分类号: | B27M1/00 |
代理公司: | 三明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涂以德 |
地址: |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材 脱脂 | ||
本发明是一种木材脱脂的容器。
目前,现有技术中大都使用简单的密封罐进行木材脱脂,这种罐体单边开个人孔,人孔盖靠螺栓的拉力压住密封条而密封,启闭操作慢,又因人孔较小装卸木材也很不方便,脱脂成后,开启入孔要待木材冷却到一定温度人才能进入罐内搬卸木材,操作条件恶劣、劳动量大、脱脂生产周期长,就现有的齿啮式釜门、带小车输送轨道的压力容器来说,由于只有二个蒸汽加热口,没有溢流装置,加液不方便,加热不均匀,若用于脱脂,易造成木材脱脂程度不一,必然使木材翅曲变形;另外釜门和釜体闭合处密封圈加压管路与釜内相通,脱脂液中的树皮杂质等易把密封圈加压管堵塞,造成釜体与釜门密封不良。
本发明的任务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更为完善,而且与现有脱脂技术相比操作更方便、生产率更高、密封和脱脂效果更好的木材脱脂釜。
本发明的木材脱脂釜,其特征在于釜门和釜体闭合处密封圈蒸汽加压装置与釜内加压独立出来,推动密封圈的蒸汽直接由蒸汽总管经截止阀进入密封圈,截止阀前面并联有测压管路以及带截止阀的卸压管路以便观察密封压力和开门时卸去密封压力;釜体和釜门一定高度位置上所设的溢流装置使加液操作极为方便;来自总管的蒸汽经截止阀、止回阀通过进气管流入加热的蒸汽管中部,再经蒸汽管壁上均匀分布的小孔进入釜内,从而均匀加热釜内脱脂液进行木材脱脂。
本发明的木材脱脂釜与现有脱脂罐或脱脂容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加热均匀,木材脱脂效果好、变形小。
2.釜门与釜体密封可靠。
3.木材装卸和木材脱脂可同步进行,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
4.设计的溢流装置、双开釜门及轨道小车大大改善了操作条件且降低了操作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进一步用以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木材脱脂釜的主视图。
图2是图1视图中C-C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视图中A-A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视图中B-B的局部剖视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结合上述视图说明如下:
在连成一串的数节轨道小车上,根据圆弧形定位框架装好木材,并把木材捆绑牢靠,打开釜门(2),把装好木材的小车沿轨道(19)牵引入釜内,关上釜门(2),使釜门(2)的法兰凸齿沿着釜体(1)的法兰齿槽进入到釜体法兰的接合位置,操作手动减速机,利用该机输出端扇形齿轮带动釜门(2)上的扇形齿轮,使釜门(2)转动一个角度,这样釜门(2)的法兰齿形端面与釜体(1)的法兰齿形端面相嵌合,关闭截止阀(28),开启截止阀(25),从蒸汽总管(24)来的蒸汽把密封圈(21)从槽内推出,紧紧压在釜门(2)法兰的端面上,观察压力表(26),当指针稳定在所要求的密封压力指示位置上时,关闭排水管(9)上的截止阀(8),打开加液盖(14),注入脱脂液,当脱脂液达到溢流位并从溢流管(31)经截止阀(32)溢流时,终止加液,并将加液盖(14)和溢流管上的截止阀(32)关紧,关闭排气管上的截止阀(17),开启进气管上的截止阀(5),让总管(24)来的蒸汽经单向阀(6)、进气管(7)进入蒸汽加热管(22)中部,再经管壁上的小孔(23)进入釜内,均匀加热脱脂液,按脱脂工艺要求,在热电偶温度指示仪及压力表(12)上获得要求值时,关闭截止阀(5)停止进汽,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工艺要求进汽加热,直到木材脱脂完成后,关闭截止阀(5),开启截止阀(8)把釜内脱脂液排净,开启釜体(1)上方的截止阀(17),自然排放出釜内闷热的剩余的水蒸汽;然后关闭密封供压管路的截止阀(25),开启截止阀(28),卸去密封圈(21)的压力,当压力表(26)上的指针指向零时,按关闭釜门(2)时的相反方向转动手动减速机,将釜门(2)反转一个角度,脱开与釜体(1)法兰齿形端面的嵌合,在釜门(2)的手把上施加一个拉力,拉出釜门(2)并将釜门(2)置于一侧,然后用绞盘机或其它机具将载木小车牵引出釜外,卸下已脱脂的木材,即完成脱脂生产过程。
在通入蒸汽加热脱脂过程中,如果釜内压力超过安全阀(15)核准值时,安全阀(15)则自动开启卸压,以保护设备及操作者的安全,另外,热电偶指示仪在温度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时会发出警报信号,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三明重型机器厂,未经福建省三明重型机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