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动伞安全开闭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88201357 | 申请日: | 198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135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柳村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村吉;陈梓荣 |
主分类号: | A45B25/16 | 分类号: | A45B25/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丰新枚,何培硕 |
地址: | 香港皇后大道中27***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安全 开闭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伞安全开闭改良结构。
一般自动伞的开闭结构,设置在伞把上,由按钮、掣动片和卡掣扣等组成。如图5所示,掣动片(5)设于伞骨(4)内,当按下按钮(3)时,卡掣扣(6)脱离滑套(7)之凹口,于是伞被打开。这种开闭结构,由于没有安全锁定装置,常会因不注意碰触按钮而造成误动作,使伞打开。由于伞骨之前端往往很尖,伞具突然张开时产生的冲力,会导致碰伤他人之意外事故。
鉴于一般自动伞开闭结构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带有安全锁定装置的、不会产生误动作的新型自动伞安全开闭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伞安全开闭改良结构,包括套体、旋转套环、按钮以及设于伞骨内的传统卡掣机构。伞骨穿过套体及旋转套环,套环之上部(上环柱)插入套体内。套体一侧合适部位开有长方形豁口,用来安入按钮,按钮内侧有一弧形片向外突出。套环上部的上环柱一侧亦设有纵向长方形缺口,缺口一侧又开有横向槽孔。当旋转套环之缺口对准套体豁口时,按钮可以按下,其弧形片正好插入套体中心圆柱管侧壁上的凹沟槽,顶推伞骨内之掣动片,使卡掣扣脱离伞骨上的卡孔,伞具便打开。如果旋转旋转套环,使其上环柱缺口一侧之横向槽孔对准套体之豁口,则由于横向槽孔之纵向长度小于按钮之纵向长度,按钮不能按下,这样就起到了锁定作用。
和传统的自动伞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开闭改良结构能有效地防止因不慎碰触按钮而造成伞具突然打开之误动作,避免事故。而且旋转套环之中环圈上有明确的开、锁标记,使用方便。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外观图;图2为本改良结构之立体分解图;图3和图4为本改良结构之动作示意剖视图;图5为一般传统自动伞开闭结构剖示图。
现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主要包括套体(1)、旋转套环(2)以及按钮(3)等零件。参见附图2,套体(1)之上端为套筒(8),其适当部位开设一长方形豁口(9),而套筒(8)之内侧底端设有凹环边缘(10)。套筒(8)向下延伸出一个圆柱管(11),圆柱管上对应于套筒豁口(9)处开设一凹沟槽(12)。套筒(8)与圆柱管(11)之中心为上下贯通之中心孔(13)。按钮(3)是安入套筒(8)之豁口(10)内的,其内侧有向外突出之弧形片(14),正好可插入上述圆柱管上之凹槽(12)中。旋转套环(2)为一三层阶状零件,分别为上环柱(15)、中环圈(16)、下环座(17)。该旋转套环之中心设有一贯穿之套孔(18),其内径略大于套体(1)的圆柱管(11)之外径,正好配合套入。上环柱(15)之外径略小于套体(1)的套筒(8)之内径,而中环圈(16)之外径略小于套筒(8)下端凹环边缘(17)处之内径。上环柱(15)之适当部位开设一纵向长方形缺口(18),缺口一侧又开有一横向槽孔(19)。中环圈(16)之侧面合适部位分别标有LOCK(锁定)、OPEN(打开)之字样,见图2中之(20)及(21)。
结合图2及图3、图4,当套筒(8)之豁口(9)对准上环柱(15)之缺口(18)时,按钮(3)能被按下,其内侧弧形片(14)可穿过圆柱管(11)上的凹沟槽(12),推压伞骨(4)内的掣动片(5),使卡掣扣(6)脱离伞骨(4)上的卡孔(22),于是伞具打开(见图4)。这时安全锁定装置未起作用,中环圈(16)上的字样OPEN(21)在套筒(8)之豁口(9)处显露。如果旋转旋转套环(2),使中环圈(16)上的字样LOCK(20)露出,则上环柱(15)上之横向槽孔(19)正好对准套筒(8)之豁口(9),由于槽孔(19)之纵向长度比按钮(3)之纵向长度短,故按钮(3)被挡住,无法按下,此时横向槽孔(19)正好容纳按钮(3)内侧之弧形片(14),故伞具无法打开(见图3)。
以上便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伞安全开闭改良结构之实施例详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村吉;陈梓荣,未经柳村吉;陈梓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