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焰熄火监控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1597.4 | 申请日: | 198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14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迂真;李秋菊;鲁义宏;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M11/04 | 分类号: | F23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谷胜斌 |
地址: | 北京市宣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焰 熄火 监控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测和控制火焰燃烧的仪表。
国外先进的火焰熄火监测器已有多种,苏联专利SU985600是采用离子监测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包括一个与电机连在一起的电源电极,一个接收电极,后一个电极通过脉冲放大器与触发器的一个输入端连在一起,触发器接有一个操作继电器,该继电器有一个转换开关、一套对应电路和一个储能计量器。西德专利DE3017056是采用光敏监测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包括光电管,光电管信号处理装置,监测信号传感器以及功能检查电子装置,膜片及其伺动机构。
已有的火焰监测器的监测可靠性都较低,并且没有自动点火装置,这是它们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高度可靠性的火焰熄火监控器,并且当火焰熄灭时,可以实现自动点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焰熄火监控器包括火焰电极监测系统一次仪表、紫外光敏监测系统一次仪表、点火系统和二次仪表。火焰电极监测系统一次仪表由火焰电极、取样电路、放大电路、比较电路和开关电路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离子监测;紫外光敏监测系统一次仪表由光路系统、自检系统、取样电路、积分电路、比较电路和开关电路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光敏监测:点火系统由于手动点火开关、控制电路、延时电路、高压发生器和点火电极组成;二次仪表由触发电路、自动点火电路、判断电路和执行机构组成。
火焰电极和点火电极均采用单电极,另一极接地(火焰接地电极用主火嘴代替,点火接地电极用长明灯代替),这样使之安装方便、安全可靠、成本降低。火焰电极和点火电极选用耐高温的铁铬铌合金或者铁铬铝合金,可大大提高电极的使用寿命。电极座架选用熔铸云母材料,具有耐高温、绝缘性能好和易于加工等特点。
当火焰在燃烧中途熄灭时,可以进行自动点火,而当停炉后重新点火时,由于燃料阀一般在炉子附近,开启燃料阀的时间与自动点火时间不易控制同步,故在观察窗和燃料阀附近安装手动点火开关,这种点火系统既可以与火焰燃烧监控器配套使用,又可以安装在需要点火的地方独立使用,方便灵活。
紫外光敏监测系统中增加了自检系统,能周期性地中断火焰朝向紫外光敏管的辐射过程,使紫外光敏管一会儿监测炉内火焰,一会儿被预先准备好的紫外光源检验,以提高监测的可靠性。另外,为了避免紫外采光窗上积尘,在采光窗附近连续用风浴吹洗,效果良好,避免了因积尘垢而引起的误动作,提高了监测的可靠性。
上述监测系统的共同特点是对外来信号不敏感,可以在较大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紫外光敏监测系统也可单独用于监测大火(如油火),火焰电极监测系统也可单独用于监测小火(如常明灯和汽火)。
本实用新型火焰熄火监控器与已有技术相比,提高了监测的可靠性,并设有自动点火装置,能安全、可靠地监控火焰燃烧过程,可用来监测和控制各种炉膛内的火焰,广泛应用于天然气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和其他能源设施中。
附图表示了一种火焰熄火监控器的方框图。图中,1--火焰电极,2--取样电路,3--放大电路,4--比较电路,5--开关电路,6--光路系统,7--自检系统,8--积分电路,9-手动点火开关,10--控制电路,11--延时电路,12--高压发生器,13--点火电极,14--触发电路,15--自动点火电路,16--判断电路,17--执行机构,18--仪表指示,19--声报警装置,20--光报警装置,21--关闭燃料阀信号装置。
附图中1,2,3,4,5组成火焰电极监测系统;6,7,2,8,4,5组成紫外光敏监测系统;9,10,11,12,13组成点火系统;14,15,16,17,18,19,20,21组成仪表控制装置。
火焰电极监测系统和紫外光敏监测系统同时通过取样电路上取到脉冲信号,所不同的是,火焰电极监测系统是从电极1上取得脉冲信号,而紫外光敏系统是从光路系统6中的紫外光敏管2取得脉冲信号,将这些脉冲信号经过放大积分和比较后送入开关电路。当火焰正常燃烧时,开关电路关闭,二次仪表的触发电路14不工作,仪表18指示火焰正常,当火焰出现熄灭时,开关电路与开启,触发电路14启动点火电路15,使之进行自动点火,火点燃后,仪表18恢复正常指示,火未被点燃时,则自动启动执行机构17,发出声光报警并输出关闭燃料阀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视双伴音/立体声接收机
- 下一篇:电动自行车控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