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普通电饭煲配用陶瓷内煲及节电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1655.5 | 申请日: | 198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5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司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司洁明 |
主分类号: | A47J36/16 | 分类号: | A47J36/16;H02M5/293 |
代理公司: | 昆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和里 |
地址: |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普通 电饭煲 陶瓷 节电 | ||
一种与普通电饭煲配套用陶瓷内煲及节电器,涉及电饭煲的内煲体、内煲体的陶瓷材料及与陶内煲并用的节电装置,属于家庭及食堂烹饪用具领域。
现有的自动保温式电饭煲,主要由外煲体、内煲体、电热板和自动温度调节器等装配而成,内、外煲体皆由金属材料制成,烹煮食物时如铝等金属会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不利。而中国专利86203399所提供的陶瓷内煲底面较薄(小于1.5毫米),极易破损,其内、外煲体都由陶瓷构成,同大多数家庭已有电饭煲的现状不适应,还须配置一补偿片,较为不便。尤其是上述两种电饭煲的功率不能调节,如烹煮肉类时嫌其火力太大,无“文火”档,不能得到美味食品及大幅度节电。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与普通电饭煲配套用的陶瓷内煲及节电装置,使普通电饭煲进一步扩大用途,使之既能一煲多用:烧饭、炖肉,又能最大限度节电。还可使食物不与铝接触,有利于健康长寿。
任务通过如下途径得到解决。
陶瓷内煲体由新型陶瓷制成,底面的上、下表面均为球面,向内凹进,其球半径与普通电饭煲发热盘的球半径相同,(常用数值为R650毫米),底面厚度为3~6毫米,侧壁厚度为5~10毫米。其原料组合物包括下述成分(重量百分比):(1).紫陶泥(云南省建水县焙烧“云南汽锅”用泥料)80~85%,(2).铝土20~15%。若采用传统的紫陶汽锅泥料,烹煮时煲体会破裂,加入铝土后,由于铝土的耐高温性能和导热性能均较好,烹煮时内煲不会破裂,而且烹煮时间与金属内煲基本相同。陶瓷内煲成型工艺包括混料、研磨、搅拌、过滤、压滤、脱水、陈腐、真空抽气、刮型、压型及烧结等工序。
在普通电饭煲的输入端接有由带三脚插座的塑料或胶木外壳、可控硅管(单向、双向)、双向触发二极管、电阻、电容、二极管及电感等组成的可控硅开关控制电路,分为三档功率调节(强、弱、关)和连续功率调节两种形式。
本实用新型使电饭煲原有的自动功能全部保留,不受影响,还解决了原电饭煲无开关,用后必须将插头拔出的不便。陶瓷内煲体表面光洁,烹煮食物不易变质,能保持天然香味,不存在铝等金属的污染。同时,可调节火力大小,如将700瓦的电饭煲接入“微火保温”档上,耗电仅为105瓦,可大幅度节电。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电饭煲的陶瓷内煲示意图。
图2三档功率调节可控硅开关电路图。
图中虚线部分为可控硅控制部分。
开关K1与电源串联,K2与可控硅控制部分并联。单向可控硅CR与低通滤波器L1C1并联,L1C1能抑制可控硅工作时产生的射频干扰。触发电路中装有二极管D1和D2,能消除滞后现象,提高工作可靠性。在单向可控硅CR的控制极接有双向触发二极管 2CTS2,使灵敏度较低的单向可控硅也能可靠触发,降低了对可控硅元件的要求。电阻R1、可调电阻R2及电容C2构成积分电路,以形成可控硅的触发电压,出厂前调节可调电阻R2使电饭煲消耗功率为额定功率的15~20%,例如,电饭煲功率为700瓦,则调节R2使输出功率为105瓦,这时用温度计测量,煲中液体可长时间保持在沸腾温度附近。由于陶瓷内煲体原有的毛细孔作用,加上文火105瓦烹煮,炖出的食物醇香味美。
合上开关K1、K2,可控硅部分(虚线部分)被K2短路,电饭煲全功率工作。断开K2,可控硅进入电路开始工作,电饭煲接入微火保温状态(105瓦左右);断开K1,电源被切断,解决了原电饭煲无开关,用后必须将插头拔出的不便。
图三连续功率调节可控硅开关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司洁明,未经司洁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