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接触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1878.7 | 申请日: | 198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84U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毛荣之;王开来;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荣之;王开来;马波 |
主分类号: | H01H51/10 | 分类号: | H01H5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接触器 | ||
本发明是一种控制电机或其它电器电路通断的接触器。
现有的接触器在电器运行时,其铁芯线圈始终要保持有一定的维持电流,因而要消耗一定的电能。本发明的目的是只在接触器启动瞬间线圈通电吸合,而后靠机械自保持其吸合状态,接触器线圈不再耗电,其优点是:1、节约电能。2、提高功率因数。3、接触器运行期间不发热。4、运行无噪音。
本发明对现有的接触器进行了改进,现以交流接触为例说明其工作过程。
对于大型动铁为旋转式交流接触器,加装了图(2)所示的机械自锁装置。按动图(1)电路中的按钮开关K2,主线圈J2通电〔图(2)中未标出〕,产生的吸力将动铁或和动铁相连部位7吸下,在达到极限位置时,被棘爪5卡住,这时接触器接通,当K2抬起时虽然主线圈断电,可是由于棘爪5的作用动铁不能返回,所以接触器仍为接通状态,4为扭簧,产生的顺时针力矩使棘爪5卡住动铁7,6为限位块。当需要接触器释放时,按动图(1)中的K1,A相电经D1、R1、J1、K1到达B相,附加线圈J1被接通,也即图(2)中的附加线圈1被接通,静铁铁芯2产生吸力将动铁3吸下,棘爪5逆时针运动,动铁7在扭簧4的作用下返回,接触器释放,就这样按动K2接触器接通,按下K1接触器释放。
在吸合状态时如外电路停电,为防止供电时被控制的电器突然自行起动,增设了一套使之退出吸合状态的电路图(1)。
C1、C2为分压电容,其容量均不大,以求通过的电流较少,线路中接入电容可以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分压后的低电压经过ZL整流给C3、C4充电,由于晶体管T的e极和b极电位相同,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稳压管W1的作用是使截止更为可靠。R2是检测电阻,阻值较大,如果运行中外电路停电,由于R2的泄放作用,R2上部电位逐渐降低以致于引起三极管导通,C4上的储能形成集电极电流流向可控硅的触发极,可控硅导通,C5上的储能将通过线圈J1常开触点、可控硅流入B相,即图(2)中附加线圈1通导,吸动动铁2向下运动,动铁7脱钩而向上抬起,接触器释放。
RV为压敏电阻,当线路超压时,经RV、R3、R4有一过电压电流,在R4上产生一低电压,经D5向可控硅流入一触发电流,引起可控硅导通,J1通电后接触器释放,因而实现过压保护。
A和B之中任一相在运行中缺相,C4上的储能都会经过晶体管集电极、D4向可控硅注入一触发电流,从而导致接触器释放。同样,B和C之中的任一相在运行中缺相,C4′上的储能会经过晶体管T′、D6向可控硅注入一触发电流,导致接触器释放,这就实现了缺相保护。
在运行中B相电流过大时,在电流线圈二端产生一过电压,D8上端的过电压经W2、D7向可控硅注入一触发电流,导致接触器释放,这就实现了单相过流保护(过流线圈也可用感应线圈)。
图(1)电路的特点是功耗极微,在电器运行时晶体管是截止的,只是在外电路停电时才会形成集电极电流流向可控硅触发极。
用图(3)所示的装置也可实现机械自锁,图中1为附加线圈,2为附加线圈静铁芯,3为附加线圈的动铁芯,4为弹簧,5为棘爪,6为动铁芯(或和动铁芯相连的部位),其动作过程和图(2)相似。
图(2)、图(3)中的棘爪最好用非磁性金属材料制成以免除其吸附作用。
对于动铁为直动式接触器则采用不增加附加线圈的方法完成机械自锁,在图(1)电路中取消J2,保留J1这时的J1为主线圈,机械自锁的示意图如图(4)、图(5)、图(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荣之;王开来;马波,未经毛荣之;王开来;马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