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图象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01908 | 申请日: | 198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190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30 |
发明(设计)人: | 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君 |
主分类号: | G09F11/02 | 分类号: | G09F11/02;G02B1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范本国 |
地址: |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象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图象显示技术,具体地说,属于一种采用并列的可动象带显示可变画面的图象显示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基础的图象显示装置是一种依靠驱动若干并列的象带同步运转,使各象带上的分解图案的暴露区域共同显示可更换的完整画面的图象显示装置。这种图象显示装置曾记载于授予伯那德·奥伯特·阿姆瑞克(Bernard Albert Amouriq)的第3,883,969号美国专利,以及授予约瑟·罗伯特(Josep Llobet)的第3,585,745号美国专利之中。这种图象显示装置主要由象带、直杆和动力传动系统构成。表面印制着由原始图象分解而成的分解图案的薄而软的象带依次盘绕在两列或两列以上紧密排列的直杆之间,构成若干彼此相对独立的单元象带。各单元象带在动力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绕各直杆做同步运动,从而使运动的各单元象带绕过各直杆时交替暴露在直杆外侧的条状的局部分解图案共同组成可以随着象带的移动而变化的图象。覆绕在这些直杆外侧的各个单元象带的条形暴露区域共同构成了该装置的图象显示面。
如果要使这种具有上述结构的已知图象显示装置的图象显示面上正常显现一幅一定面积的画面,就必须在象带上预制至少同样面积的分解图案。一组单元象带在图象显示面上所能显示的各幅正常画面的累加总面积等于甚至小于这组单元象带上载录的所有分解图案的总面积。也就是说,这组单元象带上的分解图案的总面积,只能等于或者大于这组单元象带所能显示的画面总幅数与这组单元象带形成的图象显示面面积之积。因而,需要显示的画幅愈多,象带的总面积就愈大。显然,象带总面积的增加,会直接提高材料成本,增加产品的体积和重量,使产品既昂贵又笨重。而要长时间显示连续镜头,就必须连续显示很多幅同样面积的画面。以图象显示面为1米2的这种已知图象显示装置为例,要想使它以24幅/秒画面的正常显象速度连续显示60秒活动镜头,就至少需要1440米2象带。而且,整个装置的总厚度也将至少在1米以上。显然,用这么多象带构成的笨重的图象显示装置只显示1分钟镜头,实在不合算。所以,从商品角度考虑,用这种结构的图象显示装置长时间显示连续镜头是很不经济的。另外,这种装置的图象显示面是由绕在紧密排列的直杆上的各个单元象带的条形暴露区域组成的,相邻单元象带之间都有凹进的沟缝,这些沟缝在斜射光线的照射下会产生明显的阴影,这些阴影对画面质量有不良影响。
针对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使这种图象显示装置的图象显示面显示一定面积的画面所需要的象带上的分解图案的面积显著少于这幅画面的显示面积。从而使较少的象带能够储存和显示较多的画面,以实现用较少的象带长时间显示连续镜头,进而相对减少装置的体积和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尽量避免人眼直接观察到图象显示面中包绕在直杆上的单元象带之间的凹缝阴影,从而提高显示画面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使图象显示面能够显示具有立体效果的画面。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使图象显示面能够显示具有近似全息效果的画面。
本实用新型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在具有前述结构的已知图象显示装置的图象显示面上覆盖了由紧密排列的若干柱面凸透镜构成的屏板,或者覆盖了由紧密排列的许多球面凸透镜构成的屏板。该屏板的作用是使暴露在图象显示面上的均匀分散在各个条状的单元象带上的分解图案中的线状局部或点状局部的影象放大,以使人眼在一个视点透过该屏板上的各个柱面或球面凸透镜能看到分解图案中由上述线状或点状局部的放大虚象共同拼合成的完整画面。从该点看到的这幅由许多虚象拼合成的画面的面积必然大于分解图案中形成此虚象画面的线状或点状局部的总和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君,未经于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动开关
- 下一篇:数字扫描式热敏书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