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揿式自动铅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8201926.0 申请日: 1988-03-22
公开(公告)号: CN2031762U 公开(公告)日: 1989-02-01
发明(设计)人: 张宜德;李长忠;孙乐然;张砚海;张文琪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市铅笔板厂
主分类号: B43K21/02 分类号: B43K21/02
代理公司: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于焕亭
地址: 天津市红***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前揿式 自动铅笔
【说明书】:

发明是关于前揿式自动铅笔,属于文教用品领域。

本发明以前的前揿式自动铅笔大体由四部分组成:1.前揿部分;2.延时机构;3.机芯夹头部分;4.后揿部分。前揿部分由尖套、护芯管、护芯管弹簧、弹簧挡圈、阻尼等组成。其中,护芯管弹簧预紧力大于10克,阻尼与铅芯间的摩擦力大于10克,延时机构由延时体延时器、延时套组成。其中延时器有以下几种类型:弹性元件;摩擦系数较大的橡胶件或塑料件;电磁元件;不同几何形状的拨叉滑块;不同几何形状的回转体。机芯部分由整体夹头、夹头弹簧、夹箍、滚珠等组成。其整体夹头为两开花深孔薄壁体。在不受夹头弹簧力作用及夹箍约束的情况下,靠自身具有的弹性张大;在夹头弹簧力的作用下夹头夹紧铅芯,产生静态夹铅芯力。后揿部分由摩擦套、后揿弹簧弹簧套、挡圈、连接件、储铅管、揿头等组成。

以往的前揿式自动铅笔,当护芯管、铅芯同整个机芯同步被压向笔内一定行程,延时机构发生自锁后,才能实现前揿出铅芯的功能。在自动补偿书写时,随着铅芯的摩耗护芯管被压向笔内,因护芯管弹簧力及阻尼与铅芯间的摩擦力较大,故护芯管作用在纸面上的压力较大,与纸面摩擦较大。

从以上可以看出,以往的前揿式自动铅笔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结构复杂,另部件不易加工;2.前揿出铅芯效果不理想,因只有护芯管被压向笔内一定行程而不是任意行程才能送出铅芯;3.自动补偿书写时由护芯管与纸面摩擦所产生的痕迹比较明显,书写效果不理想。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前揿式自动铅笔采用两瓣无挠曲变形夹头(18)、夹头弹簧(23)、护芯管(1)、护芯管弹簧(3)、尖套(22)代替以往前揿式自动铅笔中的整体夹头和复杂的延时机构,使之具有结构简单零部件加工方便,护芯管被压向笔内任意行程都能送出铅芯,护芯管与纸面摩擦轻微等优点。

本发明的前揿式自动铅笔如图一所示。护芯管(1)及阻尼(21)与加长体迫合为一体,护芯管可以在尖套(22)内孔中滑动。挡圈(4)与尖套(22)迫合成为一体,下笔杆与尖套螺纹连结为一体,滚珠(19)在夹头球坑内和夹箍(5)内锥孔之间滚动。夹箍(5)可以在下笔杆内孔及挡圈(4)内孔中移动,挡圈(20)与夹箍(5)迫合为一体。摩擦套(8)、储铅管(11)与连接件(15)迫合为一体。弹簧套(9)与挡圈(6)迫合为一体。下笔杆(16)与上笔杆(12)螺纹连接为一体。在整个系统中,存在四个弹簧力:1.护芯管弹簧(3)力P12.夹头弹簧(23)力P2;3.后揿弹簧(7)力P3;4.前揿弹簧(10)力P4。五个摩擦力:1.护芯管(1)与铅芯之间的摩擦力F1;2.护芯管(1)与尖套(22)之间的摩擦力F2,3.阻尼(21)与铅芯之间的摩擦力F3,4.夹头(18)与铅芯之间的静态摩擦力F,5.夹箍(5)与摩擦套(8)之间的摩擦力F5。摩擦力与弹簧力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P1>F3>F

F2>P1+F3+F1

P3>F5>F3才能实现自动补偿出铅芯、前揿出铅芯、后揿出铅芯的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铅笔板厂,未经天津市铅笔板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