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钢管式飞模无效
申请号: | 88201993 | 申请日: | 198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199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立荣 |
地址: | 四川省重***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式飞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作楼板用的飞模。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楼面采用整体浇灌混凝土成型的施工方法,一种能够从下一楼层飞(吊)到上一楼层进行整体安装就位的飞模(即具有工作架的楼板用模板)随之产生。桁架式飞模一般采用型钢和铝合金型材制作。美国的帕顿特公司制造有五种规格的铝合金桁架,可拼装成各种长度的飞模。该结构成本高,国内无专门厂家生产;如果施工单位自制,一次的投资就更大;又因属专用器材不能作它用而闲置,增加堆放场所,国内很难看见有使用单位。管立柱式飞模(即20K支撑系统)不用桁架,而将60毫米外径的薄壁钢管焊制成双肢柱管子骨架,并通过钢制组件和铝合金梁拼装成一个整体支撑架系统,并在下部加设10~14号槽钢以增加钢度,这种飞模钢度及稳定性较好,还能将骨架用作一般支撑,目前国外开始应用,但存在周转慢,价格贵、投资大的不足,因此国内使用单位不多。门字型架式飞模采用壁厚2~2.5毫米,外径40毫米的钢管制成门字型架后,再通过钢制组件装成一个整体支撑架系统。目前,中国汕头市的中国脚手架公司已有批量生产并广泛销于国内,其优缺点与上述的管立柱式飞模类似。此外,国内正在摸索的脚手管架式飞模,其龙骨(即纵横梁)采用方钢管(或槽钢),骨架利用现有钢管扣件,优点是部分钢管、扣件仍可用作周转;不足点是辅助性配件和用钢量高于上述飞模,成本费用也偏高。综述以上各种飞模,除成本特别高的桁架式结构刚度好,飞吊时不需搭设外挑活动平台(即吊运平台)外,其余的结构都要专门设置外挑平台,因此耗费投资和工时;又由于上述飞模的各类立柱靠丝杆调节器(或螺旋千斤顶)升降少量高度,不能适应或难于适应具有框架梁、特别是具有窗洞或上下边梁较高的整体现浇梁板等情况下的板面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兼容上述各类飞模优点,适应具有框架梁和上下边梁截面较高的现浇梁板的施工,并从其间、甚至能从窗洞飞吊出的改进型飞模。
其解决方案是:工作架上的台面模板由标准的组合钢模板镶拼成,工作架则全部采用φ48毫米(或φ51毫米)的施工用脚手架钢管,通过扣件构成具有竖杆和斜杆的空间网架部分、具有四件螺旋丝杆(螺旋千斤顶)位于四角的高度调节器部分和分离式的支撑杆系部分,并通过扣件构成一体。
采用这种结构,飞模可直接利用现有施工中的器材构件,不需另行投资;其次是支撑杆系部分可方便地分离开而空间网架部分刚度较好体积又较小,这使飞模技术的适用范围扩大,并能与台面模板一起从窗洞内飞出,不需搭设外挑活动平台,有利于飞模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钢管式飞模的台面模板(7)部分和空间网架(1)部分起吊中的结构图。
图2:该飞模在施工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该飞模从具有边梁结构的房屋内推出转移的流程图。
如图1和2所示,该飞模的工作架全部采用φ48毫米(或φ51毫米)的施工用脚手架钢管。空间网架(1)部分的台面层设置有钢管纵杆,纵杆上设置有钢管横杆,再铺设有用标准的组合钢模板镶拼成的整体台面模板(7),并采用蝶形扣盖和勾头螺丝与横杆固接。其中模板可采用国家冶金部或建工部的标准。空间网架(1)部分的两排竖杆钢管⑥部位设置纵向杆系和横向杆系,还可进一步设置斜向杆系增加其钢度。空间网架(1)部分所用的脚手架钢管均由扣件固接。空间网架(1)部分的两排竖杆钢管⑥底部焊有便于飞吊前在边梁(或窗洞)处设置的滚动装置上滑动的角钢⑤例如焊接5#角钢。空间网架(1)部分的两排竖杆钢管⑥与支撑杆系②部分的钢管④通过扣件构成数根立柱。一般每排立柱的支数为6~10根,必要时还可增加数量。即使因长高比较大,发生挠曲,在挠曲率f≥1/100时,待整体就位后,均能自行消除挠曲度。高度调节器(3)部分的四件螺旋丝杆(或螺旋千斤顶)位于工作架(1)的四角的一根立柱的下端加钢管套好后,用扣件与立柱相连接。为便于边梁模板的设置,用扣件将斜支杆钢管⑩与其它杆件连接成一个延伸在外部的斜支架,上铺脚手板⑨作为操作架,加设扶手栏杆⑧和安全网作为防护系统。飞模的长3~7米,宽1.5米~2米。有次梁时,每个次梁间一个飞模;无次梁时,数个飞模直接拼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未经重庆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锅壶
- 下一篇:多功能接触式激光手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