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医用塑料输液器的滴斗无效
申请号: | 88202270 | 申请日: | 198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227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郁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郁新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绮霞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塑料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医用塑料输液器的滴斗。
近年来,医用输液器在我国及国际上已逐渐采用一次性塑料输液器代替原来重复使用的硅胶(乳胶)管输液器,不必再重复清洗清毒,因而使用安全、可靠、方便,有效地避免了疾病的交叉感染。但目前这种一次性塑料输液器所配备的滴斗是一种封闭型(见图4)或半封闭型(见图3)的结构。在封闭型滴斗中,输液滴针11的一端插入滴斗中,另一端与输液导管10相接。这种滴斗在临床使用时,加药、排液和排气极不方便。由此有人在滴斗上部设置三通管12(见图3),即构成所谓的半封闭型结构。三通管的直管部分13的一端插入滴斗中,起滴针作用,另一端与输液导管相连接。三通管的斜管14同时起加药、排气和排液孔的作用,以试图弥补上述缺陷。但由于斜管14的孔较浅,内部空间小,加药时速度慢,且很容易溢出。而且由于该斜管14远离滴斗内腔,故排气和排液仍然十分不便。此外,由于目前滴斗和输液导管通常采用无毒聚乙烯(PVC)制成,而这种材料注塑成型的工艺复杂,故三通管一般均采用尼龙或聚丙烯制成,这样由于相连接的两个部件材质不同,不易粘接,因而易泄漏、脱落,安全性差。此外,三通管生产效率低。
鉴于以上所述,尽管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输液器的问世在该技术领域中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人们仍试图对其部件,如滴斗作进一步改进,以使其提供更为令人满意的服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的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输液器的滴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在塑料滴斗的肩部设置一只与滴斗上接管(或称颈管)相平行或成一定角度的管子(即两管子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或成一定角度),以用于加药、排气和排药的目的。
构成滴斗的塑料可以是适合医用的透明塑料,尤以医用聚氯乙烯为佳,它可直接与相同材料的输液导管相粘接,使输液更为安全、可靠,制造简单易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加药、排液及排气十分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同时因其原料、生产设备、操作工艺及技术要求均类同于目前滴斗的生产,故转产方便。而且因其结构简化,成本亦得以降低,适合于一次性使用,便于大批量机械化生产及推广使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也可从中进一步看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简图;
图3是半封闭型滴斗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封闭型滴斗的局部剖面图。
实施例1
参见图1,滴斗体7呈自上至下管径渐缩的管状体,其上、下两端分别带有上接管1和下接管4,以与输液导管相接,而其肩部设置一个与上接管1成一角度的加药管5,在该管上设有一个密封盖6(或密封塞)。加药管5的管径可根据需要及成型可能确定,最好不小于φ0.7毫米,使其能与φ0.6毫米的注射针匹配,但也不宜大于φ5.0毫米,使之与φ4.5毫米的注射针座匹配,以便用注射针或针简直接加药。上接管1的内径与滴针(图中未表示,滴针系按国标有关规定设计)相配合。滴斗体7的表面设有加强筋3。
本实施例的加药、排气和排液是通过下述操作实现的:
(1)加药
启开密封盖6,用注射针或针筒向滴斗的内腔注射药剂,注射完毕后盖上密封盖。
(2)排气
当输液器滴斗内液面太低,需排出滴斗内腔部分气体时,则可关闭输液器的流量调节器,启开密封盖6进行排气,排气完毕后合上。
(3)排液
当输液器滴斗内液面太高,需降低液面时,则可关闭输液器滴斗上部输液管的通路(用止血钳或手,图中未表示),启开加药管的密封盖6,使液面下降到合适的高度后,合上密封盖,即可开始正常输液。当需要将滴斗内的液体向外排出时,则可启开加药管的密封盖6,将滴斗倾斜(同时可用手轻轻挤压滴斗),即可使滴斗内液体经加药管5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能方便地进行加药、排气和排液操作。本实施例采用吹塑一次成型,加工方便,便于大量生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基本上与实施例1相同,但加药管5与滴斗的上接管1平行。这种结构易于加工,生产效率高。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郁新,未经郁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