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超薄型光纤彩色图案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02283 | 申请日: | 198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228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骆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正勇 |
主分类号: | G09F13/20 | 分类号: | G09F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型 光纤 彩色 图案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光纤图案显示装置,特别是一种结构紧凑的超薄型光纤彩色图案显示装置。
光纤图案显示屏上显示的色彩可以变化的图案或文字是由显示屏上许多发出色光的光纤端面所形成的,而光纤端面上的色光是由光纤另一端的色光分配器所产生并经光导纤维传输过来的。现有的色光分配器主要由聚光系统、平面型滤色盘、马达以及光纤导套等组成,其结构是垂直交叉式的,即处在滤色盘两侧的聚光系统的光轴和光纤导套中心线与滤光盘垂直,同时又偏离滤光盘旋转轴。由于聚光系统光轴以及光纤导套中心线一般和显示屏平行安置,因此与显示屏垂直的直径较大的滤色盘就确定了这种显示装置的厚度,使它不能进一步减少。这种显示装置体积大、份量重、影响了装饰效果,其用途也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超薄型光纤彩色图案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完成的:
滤色环做成高度和光纤导套内径相当的薄壁圆筒。相重合的聚光系统光轴和光纤导套中心线平行于滤色环的旋转平面,最好处在滤色环二分之一高处垂轴截面的径向位置上。这种结构的色光分配器,其厚度基本上取决于滤色环的高度,而滤色环的高度要比现有技术中决定装置厚度的滤色盘的直径小得多,因此该显示装置的总厚度可以显著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聚光系统装在滤色环内,马达可通过齿轮或磨擦轮带动滤色环低速转动。如果马达及传动部分能装在滤色环内,则整个结构将更为紧凑。
本结构中的滤色环外表呈圆柱面状,为了使从滤色环射出的色光顺利进入相应的光导纤维输入端,光纤导套靠近滤色环的起始端做成与之相应的凹圆柱面状。
另外,滤色环可以沿轴向平行地分割成若干单色或多色的滤色环带,光纤导套也相应分成若干区域,环带分界面和光纤导套内相应的隔板处在同一平面上。这样,从滤色环射出的色光就会通过光纤导套内相应区域的光导纤维传输到显示屏的某部分图案上,当滤色环旋转时,该部分图案的色彩会相应地变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紧凑,厚度显著减少,重量也相应减轻。根据这种结构制作的超薄型光纤彩色图案显示装置,可以应用在广告、装璜以及其它需要显示彩色图案和文字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显示装置。
图2是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显示装置中色光分配器的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参照图1及图2,光纤彩色图案显示装置由显示屏〔1〕、框架〔2〕、光导纤维〔3〕以及色光分配器〔4〕组成。扁盒状的色光分配器〔4〕通过底板〔10〕安装在框架〔2〕内。色光分配器〔4〕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聚光系统〔7〕的光轴和光纤导套〔5〕的中心线同轴,并处在滤色环〔8〕的轴向二分之一高处垂轴截面〔9〕的径向位置上。聚光系统〔7〕固定在滤色环〔8〕内,而光纤导套〔5〕则在滤色环〔8〕外,光纤导套〔5〕靠近滤色环〔8〕的起始端呈与之相应的凹圆柱面状。滤色环〔8〕沿轴向平行地分割成若干滤色环带〔14〕,其分界面〔13〕与光纤导套〔5〕内相应的隔板〔6〕处在同一平面上。微型马达〔12〕通过磨擦轮〔11〕驱动滤色环〔8〕作低速转动。接通电源后,聚光系统〔7〕发出的白色平行光经转动的滤色环〔8〕后变成许多变化各异的色光,它们经光纤导套〔5〕进入相应的光导纤维〔3〕,最后从显示屏〔1〕上显示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正勇,未经骆正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