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用印章无效
申请号: | 88202561.9 | 申请日: | 198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3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军 |
主分类号: | B41K1/22 | 分类号: | B41K1/22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湖北省武昌南站***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用印章,特别是邮政部门使用的印章--邮戳,它由章体和印头组成。
迄今为止,手用印章的印头均为平面,比如邮政部门在邮政营业中盖销邮件或其物件的盖戳工具--直柄式邮戳。由于直柄邮戳盖戳时,印头平面必须与戳面完全重合方能盖出清晰的戳记,所以不易掌握,盖戳清晰率往往在百分之九十以下,影响了邮政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此外,上油墨在印戳量大的邮政业务中,给使用者增加了很大负担。目前,我国研制的机械式、电动式邮戳,由于只能作为盖销信函邮票或盖“落地日戳”使用,使用范围受到局限,且操作麻烦,难以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手用印章,大大地提高印迹的清晰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使上述印章具有自动上油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目的是采用弧面印头的技术方案达到的。用弧面印头的印章在被印面上滚过之后。即可留下清晰完整的印迹。由于滚印时印头弧面与被印面为线接触滚动,这样就克服了平面印头章难以掌握的缺点,大大地提高了印迹的清晰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采用偏心滚轮的技术方案来达到的。印头装在章体上,印头的圆弧面和章体的圆弧面共同构成一个滚轮面。印头的圆弧面与手持式滚轮支架上的供墨油毡圆弧面同心,与章体圆弧面不同心,滚轮以章体圆弧面的圆心为轴转动,成偏心滚轮机构,滚轮滚动时印头与油毡之间成旋离和贴合运动关系。印头复位的动力由偏心滚轮的自重提供,以外也可以用配重或弹簧提供。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滚印工作方式,且具有自动上油墨功能,使印迹的清晰率可达百分之百,减少了操作动作,并且十分干净方便。当用于邮政营业时,避免了直柄邮戳的敲击冲击力对戳头及字钉造成的损坏,尤其对于直柄邮戳难以盖清戳记的柔性邮件及包装,本实用新型却能很好的适应。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好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手把式滚轮支架,2滚轮轴,3戳头卡板,4限位板,5油毡盒卡板,6弧形戳头,7油毡盒,8供油毛毡,9油毡盒轴,10卡头,11字钉,12字钉调节橡胶,13戳头弧面圆心轴,14塑料章体,15配重铅块。
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其中,16滚轮轴孔,17油盒轴孔。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该实施例。
参照附图1,弧形戳头6装在章体14上,油毡盒7装在手把式滚轮支架1上,油毡8贴靠着油毡7的盒底,戳头6弧面与供毛油毡8的弧面紧紧贴靠并共一个圆心轴13,章体14的弧面以滚轮轴2为圆心轴。戳头6的弧面与章体14的弧面共同构成一个滚轮,并以2为轴旋转。用手向前推动印章,戳面即旋离供油毛毡8在被印面上留下清晰的印迹。滚轮转动的最大角度受到限位板4的限制,戳头6复位粘取油墨的力量主要由配重铅块15提供。为了便于更换邮戳字钉和给油毡上油墨,戳头6与章体14之间、油毡盒7与手把式滚轮支架1之间均采用卡式装配结构,章体14与手把式滚轮支架1之间也是靠支架1两边板的弹性变形装入和取出。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邮戳滚轮旋转约140度,行程约60毫米,每分钟可盖120个邮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军,未经谢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25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净化水功能的电热器
- 下一篇:旅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