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平衡排液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2644.5 | 申请日: | 198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顾德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昆山建筑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01D33/38 | 分类号: | B01D33/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专利服务部 | 代理人: | 郭震威 |
地址: | 江苏省昆山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平衡 排液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供履带式过滤机当液固分离同步进行气液分离和自动向外排放液体的真空平衡排液用的化工专门装置。该装置需同浮缸气缸控制阀配套应用。
化学工业液固分离领域,往往采用真空吸滤(抽滤)方法。都系在常压下用过滤介质,经压力差的推动,使液体渗过介质而流向真空的一面,固体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而分离。但是,过滤介质不可能十分致密,经过真空吸滤,抽出的往往是气液二相,就需再次利用真空将气体抽除进行气液分离,也就是必须将盛放在分离器内被分离出的液体,再在真空条件下使液体内的气体释放后再进行输液或排液。这对泵抽真空能力要求较高,往往需要用二组浮桶分别关闭或打开真空口和排液口机构,且浮桶需依真空度的不同而进行现场配重。这种分离方法使设备构造复杂,操作繁琐,维修困难,造价昂贵。
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利用浮力驱动机构,在一只容器内连续进行气液分离,不需专用真空泵从液体中分离气体,又能自动向外排放液体的专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一只分作上腔(12)和下腔(18)的筒体,中心设置由浮球腔(19),浮球(21),阀杠杆(6)组成的控制装置和左侧内排液口(15),下端的外排液口(23)组成的排液装置所构成的真空平衡排液器。 其控制装置由浮球腔(19)内的浮球(21)用连杆(16)连接阀杠杆(6)的一端所控制。阀杠杆(6)装在交支座(4)上使之活动,阀杠杆(6)内侧适当位置装有一向上方控制进气口(2)上阀塞(1)的内支阀杆(24),阀杠杆(6)顶端向下方装有一控制内真空口(25)下阀塞(7)的外支阀杆(25)。在内排液口(15)装有可动的上盖板(14)和外排液口(23)的外部也装有可动的下盖板(22)。
图1是真空平衡排液器的结构略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在一只分为上腔(12)和下腔(18)的壳体,顶部偏左装有一只小圆筒形的顶壳罩(3),顶壳罩(3)顶部装有进气口(2)。在壳体顶部偏右方装有同真空源连接的外真空口(8),壳体上部左侧装有一个同带式过滤机滤盘连接的抽液口(10),壳体右侧各装有一根供指示液面位置的上腔标尺(13)与下腔标尺(20),壳体中部左侧是一只装有上盖板(14)的内排液口(15)和下腔通孔(17)的侧壳罩(11),壳体底部左侧装有下盖板(22)的外排液口(23)。壳体内部被分隔中成上腔(12)与下腔(18)。壳体的中心部位装有一根浮球腔(19),浮球腔(19)下部同壳体内底部分离,分隔距离约为壳体高度的1/8,浮球腔(19)内有一只用连杆(16)同阀杠杆(6)连接的浮球(21)。阀杠杆(6)装设在顶壳(3)内部,其一端同浮球(21)连杆(16)连接。顶壳罩(3)内的阀杠杆(6)装设于交支座(4)上。交支座(4)同连杆(16)间的阀杠杆(6)近中央处通过向上方的内
支阀杆(24)将上阀塞(1)使进气口(2)开闭。交支座(4)外侧阀杠杆(6)向下方有一外支阀杆(5)将下阀塞(7)使内真空口(25)开闭。
工作时,将外真空口(8)接通真空源,开始抽真空,浮球(21)下落,牵动浮球腔(19)内的连杆(16)带动阀杠杆(6),将上阀塞(1)使进气口(2)关闭和内真空口(25)的下阀塞(7)开启。上腔(12)和下腔(18)被浮球腔(19)沟通,同时形成真空,该时外排液口(23)的下盖板(22)被吸住而关闭。当上腔(12)与下腔(18)达到同一真空度而实现真空平衡时,内排液口(15)的上盖板(14)处于自由状态。气液混合物从抽液口(10)呈切线方向进入筒体上腔(12),液体盛在上腔(12)内,在上腔(12)内已分离气体的液体籍液体压力推开内排液口(15)上盖板(14),经过通孔(17)源源流入下腔(18)并逐渐存积。下腔(18)液面随之升高浸及浮球(21),直至浮力增大至克服真空吸力,浮球(21)浮起,推动连杆(16)而牵动阀杠杆(6),使进气口(2)的上阀塞(1)打开和内真空口(25)的下阀塞(7)关闭,空气进入使下腔(18)真空丧失。该时因内真空口(25)已关闭,故上腔(12)真空尚未丧失。上腔(12)与下腔(18)真空不再平衡,上腔(12)真空吸力仍将内排液口(15)的上盖板(14)吸住而关闭。此时,上腔(12)仍继续不断进行抽液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液体仍暂存上腔(12)内。当大气源源不断进入下腔(18)至同筒外大气压达到平衡时,由于盛液的重力渐渐将外排液口(23)下盖板(22)打开,液体便向外排放直至大部被排空。该时浮球(21)自重克服真空吸力而下落。通过连杆(16)牵动阀杠杆(6)使内真空口(25)的下阀塞(7)打开,进气口(2)的上阀塞(1)关闭,又开始对下腔(18)抽真空,外排液口(23)的下盖板(22)又自动关闭,随后,上腔(12)已散逸气体的液体又进入下腔(18)。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工作,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昆山建筑机械厂,未经国营昆山建筑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2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厦式多功能照明荧光灯具
- 下一篇:配有机械贮能式风机的民用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