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暖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2781.6 | 申请日: | 198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4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曾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曾新 |
主分类号: | F24H7/06 | 分类号: | F24H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培敏,赵爱芳 |
地址: |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电暖器,特别是切断电源的状况下,能够长达数小时被人们取暖,它适用于家庭取暖之用。
现的的电暖器一般是指电热毯、电炉、红外线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一边通电一边取暖。通常切断电源后,温度明显下降,这种取暖器的问题是:1、在电磁场的影响下,会有损人体康康。2、不够安全,一出故障易触电或失火。
传统的取暖用具是热水袋、烫婆子等,它们的共同问题是:间隔一段时间需换水,並且这些容器又易泄漏,连续取暖时间短。因此不论是传统的取暖用具还是电热毯、电炉等电热器具都给人们取暖时带来使用上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人们在取暖时提供一种不需频繁换热水、无泄漏,並且安全可靠,无电磁场影响的、使用方便的电暖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复塑袋内放一定数量的含水醋酸钠和若干滴碳素墨水,然后密封复塑袋。在复塑袋外套一陶瓷盖板,再在其外套一绕有电热丝的陶瓷电炉盘,四周铺上保温材料,再将电热丝升出线与插头连接。为了使醋酸钠释放出热能,首先接通电源5~10分钟然后切断电源,醋酸钠便释放出热能。因为醋酸钠在低于58℃时呈固态,当高于58℃时便融化,呈透明状液体。当它由固体向液体转化时会吸收大量热能。並储存起来,当它由液态转化成固态时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因此,电暖器就是利用这一性质,首先将电热丝来加热复塑袋内的醋酸钠,使其液化,然后当断开电源后,随着温度逐渐下降,醋酸钠逐渐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便释放出热能,供人们取暖之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可供人们连续5~7小时取暖,这样既节约了能源,又安全可靠,无电磁场影响人体。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其中1为铁壳上盖,2为铁壳,3为复塑袋,4为醋酸钠,5为陶瓷盖板,6为电炉盘,7为电热丝,8为插头板,9为铜插头,10为电线接头,11为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为附图所示。由附图可知,该电暖器由壳体、储热系统和导电系统三部分组成。壳体部分由铁壳上盖1、铁壳2组成,它被用来盛放储热元件和导电元件。储热系统由复塑袋3、醋酸钠4和微量的碳素墨水组成。因复塑袋3内的醋酸钠4在纯净时,温度低于58℃时呈晶粒状或粉末状,此时不放出任何热能,只有当外界(导电元件)将它加热到58℃以上时,它才融化呈透明状液态。由固态向液态转化时会吸收热能,並储存热能,待醋酸钠4全部融化时,设法撤去导电系统(切断电源),则醋酸钠就逐渐再由液态转化成固态,此时,便将储存的热能全部释放出来。经试验,无水醋酸钠4在58℃时不易向液态转化,必须使用含水醋酸钠。又经试验纯净的醋酸钠不易产生晶核,因而在降温时,从液态转化成固态缓慢,这种现象叫做过冷现象。为了克服这种过冷现象,取得最佳效果,在一公斤的醋酸钠中加入数滴碳素墨水,就会促使醋酸钠4迅速固化,迅速释放出热能。醋酸钠4在放入复塑袋3时,应先设法将其液化,並且排出空气,然后再用封口机将复塑袋3封口。导电系统是由陶瓷盖板5,电炉盘6,电热丝7,插头板8,铜插头9,电线接头10,保温材料11组成。陶瓷盖板5为一圆柱套筒形状,套在复塑袋3外,使电热丝7与复塑袋3隔绝,防止烧坏复塑袋3,在陶瓷盖板外再套一个内部装有电热丝7的电炉盘,电热丝7以螺旋状盘绕在电炉盘6内,然后在陶瓷板周围铺上保温材料11,以使温度逐渐下降。电热丝升出线与插头板8上的铜插头9用螺母连接。这样装配好的储热系统和导电系统全部装入铁壳内即组成了一个电暖器。
以上结构的电暖器,在使用时,只需将铜插头9插入220V的插座,通电5~10分钟后,拨去插头9,铁壳便发热,並能保持5~7小时,可被人们作为取暖器具。该种取暖器具在使用时毋需一直通电,它通电时间短,取暖时间长,既节约了能源又增强了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曾新,未经黄曾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27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