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汽车自动变光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3426 | 申请日: | 198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342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林;程德才;林兴为;车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林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张小明 |
地址: | 河南省商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自动 变光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由电子线路组成的汽车自动变光器。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多,尤其是夜间行驶,因会车时驾驶员会车不会灯光,或会车将要结束时,来不及操作变光开关而看不清车前道路和行人,至使发生交通事故,另外,由于夜间行驶,驾驶员在会车时精神比较紧张,特别在路比较窄的情况下两车相遇,往往来不及操作变光开关,或因前车灯光照射看不清道路而发生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比较简单的电子线路控制的汽车自动变光装置,以减少夜间行车所发生的交通事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加以说明:
图1为汽车自动变光器的电子线路图。
图2为汽车自动变光器的印刷电路板。
符号说明:C电容;D二极管;R电阻;BG三极管;
IC集成块;J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光电继电器线路(1)和振荡器电路(2)组成。
光电继电器线路(1)由三极管(BG4、BG2、BG1、BG5)二极管(D3、D1、D2)、电容(C3)、电阻(R5、R4、R6)、继电器(J)组成。
振荡器电路(2)由集成块(IC)、电容(C1、C2)、电阻(R1、R2)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外界光线照射到光电三极管BG4上时,光电三极管Ce之间的电阻变小,给BG3三极管提供基极电流,BG4与BG3组成组合放大,把光电管感应到的微小光电流放大到能使BG2饱和,使BG2导通并接通集成块电路电源。由MC14011集成块中三个与非门和R1R2C1C2组成振荡器电路,在集成块10端输出方波电压,C2可为可变电容振荡频率可通过调节C2调节,为防止前后级的影响,在电压输出端接一三极管BG1,起到放大、缓冲作用。BG5三极管将BG1放大的电压信号进一步放大,并起到开关继电器作用,D1、D2二极管起保护作用。二极管D3和电阻R6组成稳压电路,将电压值稳定在6.2V~7.5V之间。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振荡器电路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该自动变光器的安装不需改变原来汽车的任何部件,只需将汽车变光开关到大灯的远光线断开,串入继电器主触点,动触点接到至变光开关远光线上,常闭触点接到大灯远光灯丝上,常开触点接到近光灯丝上,把继电器负极与车体连接在一起,即可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夜间行车时,如遇前方来车,驾驶员不必一边操纵方向盘,一边操纵变光开关,只要按正常情况驾驶即可,当车前方的传感器接受到前方的车灯时,在100米~150米范围内,驾驶员不用操作变光开关,汽车自动变光器就可以自动地将大灯从远光变到近光,3~5秒后变为远光,3~5秒后又变为近光,直到会车结束后,汽车自动变光器就立刻接通大灯远光。汽车安装该自动变光器,可减轻驾驶员的精神负担,减少夜间行车的交通事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线路简单、造价低、安装方便,可适用于任何型号的汽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汽车自动变光器的电子线路图。
图2:汽车自动变光器的印刷线路板。
光电继电器线路(1)、振荡器线路(2)。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按图1和图2进行组装,各电子元件的规格按下述要求:
三极管:BG1为3DG12B(兰)、BG2为3DG12B(兰)BG3为3DG6D、BG4为3DU31、BG5为3DG12B(兰)
集成块:IC为MC 14011
二极管:D1=1N400、D2=1N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林,未经刘长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3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