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整的浮动电气触点无效
申请号: | 88204391.9 | 申请日: | 198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69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华东 |
主分类号: | H01H1/32 | 分类号: | H01H1/32;H01H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整 浮动 电气 触点 | ||
本发明是涉及机械式触点开关的。用于电气设备控制的机械触点开关的触点,通常是用刚性方法连接固的;如铆接、钎焊等。参见联邦德国、A埃克等著的“开关电气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用上述刚性方法制成的触点开关,因受到制造精度,开关冲击构件及架构的应力变形等诸因素影响,造成触点的局部接触,使开关触点的接触面相对平行度与垂直度严重偏移,触点有效接触面急剧减小,触点压降增大,热负荷增加,触点氧化和烧蚀加剧,触点的开关条件严重恶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一种具有触点槽的多个独立接触表面的可调整其触点接触面位置的浮动电气触点。克服固定装置触点的上述技术缺陷,改善触点接触条件。提高触点的接触压力,增大触点有效和真实接触面,减少触点压降,降低触点的氧化和烧蚀。提高触点工作的可靠性及负载能力。
浮动触点是通过触点与开关架构的活动连接来实现其上述目的的浮动触点的结构是由:带触点的调整浮体和固定在开关架构上的浮体座进行间隙装配形成的。并用与浮体座固定的保持架对触点浮体进行导向、定位及精度控制。形成具有若干自由度和自行调整功能的浮动连接体。其工作过程是当触点接触并相互作用时,接触力通过浮体、浮体座及保持架定位和导向作用,迫使触点浮体调整其接触位置,并通过不同形状的浮体获得一维或两维自由度的调整范围。具有触点槽的多点接触的触点表面,是改善触点开关条件的又一途径,相互独立的多点接触表面将有效地提高触点的接触压力,减小触点压降,降低触点间的相对场强,增强气体扰动;减少触点金属的热迁移和场致发射。这对于普通触点开关将是非常重要的。
对照以上发明现将具体实施例分述如下:
图1是平面-平面接的浮动触点。
图2是弧面-具有环形接触面空心触点的浮动触点。
图3是线-平面接触的浮动触点。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详述如下:
图1平面-平面接触的浮动触点。具有触点槽的动触点11、有球形浮体和触点槽的静触点2、固定在开关架构上的浮体座3与浮体座固定的并为其浮体导向及定位的保持架4,分割触点接触面的触点槽5、触点1、2的接触表面6。由构件1、2、3、4组成的浮动触点其调整过程如下:当触点接触时触点1、2的突出部分首先接触,由于接触力逐渐增大,触点2将通过球形浮体调整其接触位置,使触点在接触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获得全面积接触和均匀的接触压力,以及尽可能低的触点压降,当触点断开时,由于触点槽减少了触点间相对面积,使相对场强减弱增强了气体扰动,缩短了火花在其触点表面的滞留时间,减少了触点氧化和烧蚀的金属迁移的腐蚀过程。
图2弧面-有环形接触面的空心触点结构的浮动触点。这与图1结构基本是相同的,是两维自由度的自行调整机构。有弧形接触表面的动触点11、有环形接触面和触点槽球形触点浮体12、固定于开关架构上的浮体座13,浮体保持架14,空心触点接触面及触点槽15,由组件11、12、13、14组成的浮动触点。其调整过程是:触点闭合时,触点11弧面与空心触点环形面发生局部接触并在接压力作用下,触点浮体12沿接触的两维方向上调整与触点11位置,并在调整过程中触点11、12的接触面产生相对摩擦,这将有利于消除触点表面氧化层,使触点获得较低的接触电阻和触点压降。当触点断开时,触点火花将被环形表面的触点槽分割若干分枝并沿触点11表面移动、最后将火花熄灭。
图3,线-平面接触的浮动触点,具有-维自由度的调整范围。浮动触点机构由动触点21,有静触点的浮体22装配用柱销23和开关架构24组成。组件22是通过柱销23与架构24的装配来实现活动连接的,当触点闭合时,组件22是通过柱销23的导向作用和接触压力沿K的水平方向作接触调整的,以增加接触面和均布接触压力,当触点断开时,由于接触条件的改善,触点表面不易出现过份集中的火花烧蚀和局部凹陷。触点槽将根据电气负载性质加以确定和设置,故不作附图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东,未经刘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4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