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压缩机新型进排气系统组件无效
申请号: | 88204439.7 | 申请日: | 198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59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青;吴兆祯;张志明;郁永章;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压缩机 新型 排气 系统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微型压缩机进排气系统中簧片阀和气缸头的结构组件。
我国大量生产的Z-0.3/7,2V-0.6/7,3W-0.9/7等微型压缩机和西德Boge公司生产的同类产品。它们的进排气系统组件,特别是气缸头和进、排气阀片的结构,从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的观点分析,它们的主要问题是:由气缸头的排气腔排出的高温气体严重加热了进气腔内吸入的新鲜气体,使压缩机容积效率下降;进排气阀片的现有结构也造成了阀孔数目较少,阀隙气流速度高,气阀阻力损失大,压缩机耗功增加,经济性下降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结构合理的进排气系统组件,达到最佳冷却,减少进、排气相互加热,提高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增加阀孔数目、降低阀隙气流速度,减少耗功,提高压缩机的经济性,加大气腔容积,减少压力脉动,降低机器噪声为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造形式是:进、排气系统组件主要由簧片阀和气缸盖组成。簧片阀置于气缸上,簧片阀的上方被气缸盖所复盖,由气缸盖圆周上六个连接螺栓将气缸盖、簧片阀与气缸牢固地联成一体,形成微型压缩机的进、排气系统组件,保证气体的吸入和排气以及过程中的气密性。簧片阀包括:进气环形簧片阀、阀板、排气圆弧工字形簧片阀和排气工字形升程限止器等主要零件组成。进气阀的升程限止器由电气缸上的相应凹槽构成。进气阀的升程hS=(1.5~2.5)毫米。排气阀的升程hd=(1.0~2.0)毫米,阀片材料为PH17~7Mo弹簧钢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实施例加以详细描述。
附图1是微型压缩机新型进、排气系统组件的剖面图。
附图2是进气环形簧片阀(3)的结构图。
附图3是排气圆弧工字形簧片阀(5)的结构图。
附图4是排气工字形升程限止器(6)的剖视图。
附图5是压缩机进排气系统中的皇冠形气缸盖(7)的剖面图。
附图1中,(1)是气缸,(2)是活塞,(3)是进气环形簧片阀,(4)是阀板,(5)是排气圆弧工字形簧片阀,(6)是排气工字形升程限止器,(7)是气缸盖,(8)是连接螺栓。
附图2中在簧片阀外缘有对称的M形(3-1)凸起边缘,M形(3-1)中间槽为定位销钉孔。M形(3-1)的边缘作为进气环形簧片阀(3)的固定端,并被压紧在阀板(4)和气缸(1)之间。进气环形簧片阀(3)圆弧形凸出的小舌部(3-2)半径R1=(10-15)毫米。进气环形簧片阀(3)升起后,小舌部(3-2)落入气缸(1)的相应凹槽中,构成进气环形簧片阀的升程限止器。进气环形簧片阀阀片的外径D1=(60-108)毫米,内径D2=(40-90)毫米,阀片厚度δS=(0.2-0.4)毫米。
附图3中,有影线了的部位是簧片阀的被固定部位,被排气阀的升程限止器(6)和阀板(4)压住。压紧部位与老式排气阀不同,增加了阀孔数目,降低排气阀的阻力损失。排气圆弧工字形簧片阀(5)的厚度δα=(0.3-0.5)毫米。
附图4中,排气工字形升程限止器(6)呈圆形,外径D3=(37-72)毫米,俯视图呈工字形,与排气圆弧工字形簧片阀(5)的形状相同。排气工字形升程限止器(6)与排气圆弧工字形簧片阀(5)的接触型线f(x)按阀片一阶振形型线设计,以有利于降低阀片的撞击速度,提高排气阀片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4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