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平咬口机无效
申请号: | 88204923.2 | 申请日: | 198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8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安装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1D19/02 | 分类号: | B21D19/02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孙枫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平咬口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板材的弯曲,折边加工机械技术领域。
在本实用新型单平咬口机作出以前,已有技术中对金属板材的单平口加工机械,一般采用的是日本生产的咬口机,这种咬口机是利用不同形状的辊轮将板材在辊轮间进行连续滚压成形的方法来进行金属板材成对的单平咬口加工。由于该咬口机采用的是6对,24个辊轮成形,五级传动变速机构(见图1),包括6个上、下外辊轮,6个上、下中辊轮,此外还有五个介轮,使的该机辊轮的水平基准,垂直基准的累积误差较大,金属板材的跑偏和齿轮断齿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整机重量大,装配、调试、操作麻烦。
针对上述单平咬口机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辊轮对数,相应改变辊轮形状来改善板材跑偏,齿轮断齿现象,减少水平基准,垂直基准的累积误差,提高整机装配精度。
现将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叙述如下:
本单平咬口机由上、下外辊轮,上、下中辊轮电动机、传动变速机构、上、下横梁、进、出料靠尺、机架、调节螺杆构成,其特征在于板材的单平咬口通过上、下外辊轮,上、下中辊轮共5对20个辊轮滚压成形,采用四级变速机构(见图2、3)。第一对上、下中辊轮的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加折弯线段,其折弯处与水平线段的夹角为25°~35°(见图4),第二对上、下中辊轮的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加折弯线段再加水平线段,其折弯处与第一个水平线段的夹角为55°~65°,第三对上、下中辊轮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再加一个直角线段,其水平线段与后一直角线段的夹角为90°,第四对的下中辊轮咬口为水平线段加折钩形线段,折钩斜边外角为30°~45°,上中辊轮为一凹槽,凹槽两边为水平线段。第五对的下中辊轮咬口为折钩形线段,折钩斜边外角为20°~30°,折钩两边为水平线段,上中辊轮咬口为一凹槽,凹槽两边为水平线段。第一对上、下外辊轮的咬口为一斜线加水平线段,其斜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30°,第二对的下外辊轮咬口为一梯形加水平线段,梯形斜边内角为45°~60°,上外辊轮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第三对的上、下外辊轮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第四对的上外辊轮咬口呈梯形,梯形的两边为水平线段,其斜边外角为35°~50°,下外辊轮咬口为带一小直角的直线段。第五对的上外辊轮的咬口呈梯形,其斜边外角为15°~25°,梯形的两边为水平线段,下外辊轮咬口为带一小直角的直线段。
20个辊轮的厚度与已有技术相比均减少了1/3。同时由于辊轮数量减少,使支持辊轮的横梁板长度缩短1/4,机架箱体长度缩短2/5。
现将附图说明如下:
图1:原日本的单平口咬口机传动滚压示意图
图2:本单平口咬口机结构图
图3:本单平口咬口机传动滚压示意图
图4:本单平口咬口机中、外辊轮滚压板材变形图
其中:1、机架 2、下横梁 3、上横梁 4、进料靠尺 5、护罩 6、出料靠尺 7、台面板 8、中辊轮 9、调节螺杆 10、外辊轮 11、电动机 12、传动变速部分 13、上横梁板剖视 14、下横梁板剖视 15、上中辊轮剖视 16、下中辊轮剖视 17、上外辊轮剖视 18、下外辊轮剖视
本实用新型单平口咬口机同已有技术相比,简化了传动机构及结构工艺尺寸,节省了另件、标准件,消除了齿轮易断齿现象,使前后辊轮的水平基准、垂直基准的累积误差减小,提高了整机装配精度,减少了板材咬口跑偏的现象,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咬口成形质量,共可节省钢材37公斤,减少标准件50个,滚动轴承11个,电源线9米,降低产品成本15%以上,整机重量减轻18.2%。使的本机体积小,重量轻,装配、调试、操作简便,适用于施工现场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安装机械厂,未经陕西省安装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4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