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用滑移长梁及托梁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205157.1 | 申请日: | 198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97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绍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太原分院 |
主分类号: | E21D17/00 | 分类号: | E21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滑移 托梁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护和工作面端头支护技术领域,是一种新型设备。
目前我国煤矿高档普采工作面普遍使用五十年代仿苏的HDJA型金属铰接顶梁,规格有800、1000、1200毫米三种。该铰接顶梁由于本身结构限制,悬臂铰接后的梁体无法获得初撑力,使刚裸露的顶板无法控制下沉。较破碎的顶板更为明显。1983年西德贝考瑞特公司已研究试制了π型钢组焊而成的长梁,我国在1985年已生产8π型钢组焊成的长梁,但因其断面强度不够,只能使用在顶板压力不大的网下分层开采。轧制大断面重型π型钢在我国还有一定困难。因此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箱型结构,用型钢焊接的长梁很有必要。
另外,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大型的采煤机和工作面运输机的出现,迫使机道逐渐加宽。现有的HDJA型金属铰接顶梁已无法适应机道上方的顶板支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滑移长梁及托梁钳装置解决工作面支护和巷道的端头支护,能及时有效地支护顶板,并借托梁钳达到使梁滑移,简化支护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是由滑移长梁及托梁钳组成的新型装置。
滑移长梁是一种箱型结构长梁,它是由煤矿现有的实用材料20MnV周期花边扁钢作为上下盖板,和8×80毫米扁钢做为立筋板,中间加筋板组焊而成。梁长2400-4200毫米。
托梁钳的结构是由夹紧钳和托梁两部分组成。夹紧钳有两种型式,一种是装有弹簧装置的托梁钳,如附图1所示,另一种是螺栓锁紧装置的托梁钳,结构如附图2所示。钳把是由锻钢或铸钢制成。右钳把4带有有足够强度的悬臂托梁7,能停放梁体和做为梁体滑移使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情况如图1、图2所示:在单体液压支柱支撑作用下,滑移长梁梁体1和梁体2成对交错布置,在托梁钳装置的配合下,起到互为导向互为前移作用。如图1所示:移长梁2时,先将托梁钳卡在长梁1上,然后回撤掉梁体2下面支柱,梁体2放落在托梁钳右钳把4的悬臂托梁上,这时由人工辅助推移一个循环步距。下一循环移动梁体1,其动作如前所述。
与目前矿上使用的HDJA型金属铰接顶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前移梁体是在支撑梁体一侧移动,安全性好。
2、前移梁体不着底板,它借托梁钳支撑并前移,简化了支护工艺。
3、机道上方顶板一经暴露,立即可进行支护,可有效控制顶板下沉。
4、对梁交错移动,减少了对顶板的反复支撑。
最佳实施例:
HDXC型滑移长梁和LQ-A-B型托梁钳样机于1987年10月5号正式在山西汾西矿务局高阳煤矿5209高档普采工作面机尾端头处布置4组8根和工作面10组20根,进行了井下工业性试验,截至88年2月10日,共推进了260米,历时3个月,该样机经受了周期来压的考验,并顺利地通过近76米断层带,试验表明完全达到设计参数要求。梁体强度和焊接质量未发现任何问题,托梁钳动作可靠,该装置深受局矿好评,要求立即推广。
HDXC型滑移长梁技术特征:
1、HDXC滑移长梁长度:2600,3000毫米
2、梁体承载能力:最大载荷=380千牛顿
3、梁体重量:50-55公斤
LQ-AB托梁钳技术特征:
1、LQ-A型托梁钳是一种弹簧夹紧装置
其弹簧力P1=100牛,
P2=300牛。
2、LQ-B型托梁钳是一种螺栓锁紧装置。
其锁紧力P=2000牛
说明书附图说明:
图1为滑移长梁和有弹簧夹紧装置的托梁钳的端面图。
图2为滑移长梁和有螺栓锁紧装置的托梁钳的端面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
1——长梁梁体1
2——长梁梁体2
3--托梁钳左钳把
4——托梁钳右钳把
5——弹簧锁紧装置
6——螺栓锁紧装置
7——托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太原分院,未经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太原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5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各型混砂机安全刮板装置
- 下一篇:双梁式集装箱收集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