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88205240.3 | 申请日: | 198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6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兴发 |
主分类号: | F24H1/43 | 分类号: | F24H1/43;F24H1/38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桥,赵云 |
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加热器,特别是一种与家庭用煤气灶、沼气灶相配合使用的水加热器。
家庭用水加热器的种类使多,CN86204773U公开了一种家用炉灶热水器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它是将呈圆形盘旋的双层盘管和吸热片焊接于集热罩内。沐浴用热水器的出入水口分别与水龙头及淋浴喷头连通而构成。这种热水器的构造复杂是显而易见的,水在加热区的滞留时间短,水温不高,焰区的热能利用不好,热量损失较大,由于不能有效地吸热,这种热水器的集热罩反而因其表面积较大,散失了较多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诸多不足,在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方面合理且实用的新的水加热器。
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这种热水器,包括热交换器、进水口、出水口、吸热片、衡温层,饰盖提手、衬套及联接件等,其特征是:热交换器为三部分组成,其一为上螺旋形管道,它与进水口相联接并由外向里与第二部分热交换器即圆筒形热交换器相通。第三部分热交换器为下螺旋管道,它与圆筒形热交换器相通,并由里向外与出水口相联接,上、下螺旋形管道卡入“F”形吸热片的缺口中,吸热片呈辐射状排列,片间缝与衡温层相通。衡温层是一个由圆板、圆筒形热交换器的顶面和辐射状排列的吸热片构成的空间。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其中:1.饰盖提手 2.吸热片 3.套管 4.圆筒形热交换器
5.衡温层 6.螺栓 7.螺母 8.垫圈 9.衬套
10.下螺旋管 11.上螺旋管 12.进水管
13.出水口 14.圆板
图2: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及吸热片布置图。
图1即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完整的实施例,下面结合该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自来水由进水口〔12〕进入上螺旋形管〔11〕由外向里温度渐增进入热交换器〔4〕,该热交换器位于灶上的主火点,温度较高,空间相对较大,水流流速减缓滞留时间加长,温度提高较多后经下螺旋形管〔10〕由里向外从出水口〔13〕流出供人们使用,呈辐射状排列的吸热片〔2〕靠其缝隙间的通道,使火焰稳定,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水加热器的四周,此外吸热片〔2〕将底部余热引至上部对上螺旋管〔11〕加热,吸热片缝隙间的通道也吸引这些余热至上部衡温层〔5〕中,使热交换器〔4〕和〔11〕全方位受热,提高热效率,就整个加热器而言,上部是冷水进入区,温度较低,外圈和内圈相比较,低温更低,它能够充分吸收焰区以外吸热片[2]片体和其间缝隙中的各路热量,加之,热量的载体~水的不断流动,带走热量,上螺旋管〔11〕的外圆始终处于低温吸热状态。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证明,只要连续不断地充分吸收经吸热片〔2〕片体及其间隙传入的热量,吸热片〔2〕基本不对外界散热,热量损失是极少的。本实用新型的吸热充分与否和焰区的火点集中和均布,都与吸热片〔2〕底边至热交换器〔4〕底面的距离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实际使用证明,这个尺寸为20~30毫米,但以25毫米为最佳。吸热片为“F”形,上、下螺旋形管〔11〕和〔10〕卡入其缺口中。饰盖提手〔1〕由衬套〔9〕、螺栓〔6〕、螺母〔7〕、垫圈〔8〕联接,吸热片〔2〕与热交换器〔4〕和板〔14〕焊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突出的优点和效果。
1.制作容易、成本较低、结构简单;
2.水在加热器中滞留的时间较长,水温较高;
3.吸热充分,热能利用好,热量损失小;
4.特别适合在家用煤气灶和沼气灶上使用,软管联接不动煤气管道和自来水管道、装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兴发,未经朱兴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5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