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烟重油喷嘴无效
申请号: | 88205448 | 申请日: | 198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544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D11/24 | 分类号: | F23D11/24;F23D11/44;F23D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烟 重油 喷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嘴,是工业窑炉中使油液雾化并喷出燃烧的设备。主要用于陶瓷,玻璃、耐火材料、冶金等工业窑炉采用液体油作为燃料的供油系统。
目前采用的低压空气雾化重油喷嘴,重油雾化和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由风机供给,风压一般为600~1000mm水柱,重油的供油压力一般为4kg/cm2表压,燃烧温度可达1700℃,空气过剩系数从0.76~2.16,均能稳定燃烧,火焰长度0.7~1.44米。用重油,渣油燃烧要求喷出前油温达75°~95℃。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雾化性能差,如G2重油喷嘴,在喷油燃烧时,从喷口处明显可见长100mm左右,直径5-6mm的油柱,这在窑炉点火的初级阶段,排烟黑度达四级左右,排烟时间长达2-4小时。这不仅耗油量大浪费能源,且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居民生活。一般每个喷嘴耗油量达50~55kg/小时,其次升温慢,从点火到温度1600℃需16小时以上。当前该喷嘴在我国陶瓷、玻璃、耐火材料、冶金等工业窑炉上仍广泛采用,数量可观。一般一个中等厂年烧重油或渣油达2000吨~3000吨,雾化不好,燃烧不完全,大量冒黑烟,不但浪费能源,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为此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无烟节能重油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附图所示,图中代号说明如下:
1。手轮 2。销钉
3。阀杆 4。O形环
5。阀杆座 6。O形环
7。弹簧 8。锥形阀
9。阀座 10。壳体
11。蒸汽导管接头 12。蒸汽导管压帽
13。蒸汽导管 14。加热腔套管
15。重油导管 16。导流叶片
17。喷油嘴 18。旋流器
19。喷口 20。后风套
21。前风套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针对重油燃烧是在它蒸发以后的蒸汽相中进行这一特点,为了使其燃烧完全,就必须使重油很好的雾化,加快汽化,一是在重油喷油嘴(17)前增加了重油预热装置,即在重油导管(15)外套一稍粗的薄壁套管(14)构成加热腔,通过蒸汽导管,蒸汽导管接头(11),导管压帽(12)和弯向重油导管插入加热腔套管(14)的蒸汽导管(13),使蒸汽进入加热腔,从而使重油在喷出前加热,利于汽化。二是在喷油嘴(17)后增设一段圆筒形的旋流器(18),其壁上有二排共六个与径向和侧向成一定角度的切向孔,它与壁的角度可以是60度,在旋流器直径为28mm时,切向孔轴线偏离中心线可以是9mm,这些孔按逆时针方向倾斜,使进入旋流器的空气成逆时针旋转,与喷油嘴(17)喷出的重油渗混,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油膜进入喷口(19)。三是在风道中加热腔套管(14)四周装有四个长方形的导流叶片,它们按顺时针方向与轴线倾斜28°,使空气顺时针旋转,在喷口处与高速喷出且逆时针旋转的气、油混合体再次碰撞、击碎、混合而雾化。喷口夹角为45°。
其工作原理是由接管口进入的重油,经锥形阀(8)调节进入重油导管(15),已加温的重油在导管中再进一步由蒸汽导管(13),引入的蒸汽加热,促进汽化,经直径为2.2mm喷油嘴(17)喷入旋流器(18)中,与风道中进入旋流器的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渗混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混气膜,在喷口(19)处与风道来的空气相渗混,风道中导流叶片(16)顺时针倾斜28°,使风道出口的气流顺时针旋转着喷出,与反时针旋转着喷出的混合气相冲击渗混,使油滴更进一步裂碎而雾化得更好。转动手轮(1)调节重油量的大小。指针对准手轮上刻度盘0°时为全关闭,对准180°时为全开。
该实用新型喷嘴于87年底在株州火花塞厂开始试烧,经过十几次的试验考核,证明完全符合要求,其性能达到:
1.由该厂安环科测定,正常操作下点火阶段(20分钟)排出烟气达到国家环保二级规定,以后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无烟。
2.重油消耗量比原来每窑24小时平均用油5吨(4个重油喷嘴)的标准节油17%以上。
3.烧成时间符合工艺温度曲线,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4.喷嘴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维修拆装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学院,未经北京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